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书家动态
  • 《雁塔圣教序》 古帖正楷欣赏

    初唐书法大家褚遂良的代表作楷书《雁塔圣教序》,是初学硬笔者向古帖借鉴较为理想的临习范本。此碑原为两块,在陕西西安大雁塔底层,它们分别写于公元65年10月和12月,碑上书体扁宽清丽,婀娜多姿,笔画舒展大方,搭配自然巧妙,字里生金,遒劲温润。 阅读全文>>

    2021-03-15
  • 行书结字平正端庄有什么规律

    行书的结字具有自身的特征,它既不同于楷书,也不同于草书。在楷、行、草三体中,楷书结字偏于静,草书结字偏于动,行书则介乎动静之间,“静而挟飞动之势,动而余渊穆之情”,可谓亦动亦静,别有韵致。从汉字的间架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十三种形态。 阅读全文>>

    2021-03-15
  • 柳体楷书有什么特点 柳体楷书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楷书是一种点画结构相对独立的以静态为主的书体,其特点是端庄、匀称、均衡。但它在独立中有呼应,静态中有活脱,方正中有欹侧,匀称中有疏密,均衡中有变化。其艺术表现的基本法则主要有变化、尽态、疏密、虚实、奇正呼应、宾主、错落、避就、洗练、真率十一种。 阅读全文>>

    2021-03-12
  • 隶书八分是什么意思

    隶书将篆书圆匀线条截断,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在转角处化圆转为方折。这不仅在字形上简化了篆书,而且书写方法也有很大进步。笔势由篆书的缓慢引笔变成短而速之奋笔,这就非常明显地提高了书写速度。这种字体在秦始皇前或始皇时尚无名称,到了汉代被广泛使用,汉时人们给予“今文”之名,区别于以前的“古文”。 阅读全文>>

    2021-03-12
  • 隶书的形成起源介绍

    隶书虽然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就已形成,始皇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命丞相李斯厘定“小篆”,完成文字偏旁化和线条化任务,每个字笔画固定,笔顺也基本固定。但小篆仍未完全摆脱汉字象形遗意,字体各个偏旁均完全独立,悠长线条仍不便于书写,仅限于纪功刻石、诏书等郑重场合。当时由于军事政务繁剧,便使早已形成的隶书得以广泛传播。 阅读全文>>

    2021-03-12
  • 晋祠是怎么来的 晋祠的由来分析

    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初名唐叔虞祠。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古时兄称伯,弟称叔,姬虞的封地又在唐国,所以称之为唐叔虞。 阅读全文>>

    2021-03-12
  • 唐太宗等君王对书法有什么贡献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著名的书法家。唐代书法艺术繁盛,除了国家强盛、经济繁荣这一社会条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唐太宗为首的封建帝王极力重视、推崇书法。 阅读全文>>

    2021-03-12
  • 书法研究与创作中 割裂问题同样存在

    最近,由广东书法理论家黎向群撰写的《岭南历代书法家研究》正式出版发行,受到学界的关注和好评,有评论称赞该书“为岭南书派立传找到了理论依据”。据了解,该书是目前岭南地区较为全面系统研究岭南历代书家的一部专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也是作者《岭南历代书法名家》的姐妹篇。 阅读全文>>

    2021-03-11
  • 这些字明明很丑,为什么还是书法代表作?

    首先,确实不能排除某些故作丑态刻意“创新”未入流的乱涂乱画混迹其中,但是顶级书法展览,比如国展,兰亭奖,参展作品的水平是相当高的。欣赏不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书法这个概念的皮毛都还没有摸到。 阅读全文>>

    2021-03-11
  • 书法家王鲲的艺术世界 王鲲书法作品欣赏

    王鲲老师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书法家,向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能在网上找到有关王鲲老师的报道可谓少之又少。这或许与王鲲老师精神信仰有关,王鲲老师不慕虚名,不恋俗世繁华热闹,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安宁进行书法创作,大有几分隐士的洒脱。 阅读全文>>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