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着书友隶书一直学不好,哪怕是学了大半年还是发现自己的隶书没有一点的长进。虽然也有隶书本身的原因,因为隶书确实是不容易写好,但也可能是自己没把握精髓,走入了误区。以下就是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内容仅供参考哦。
1、偏枯
运笔的偏枯,即用两种字体的笔法,写成一个字。
“真草合成一字,谓之偏枯。”偏枯当然也包括真隶合成一字,隶篆、隶草合成一字等混杂写法。
运笔的法度是区别字体艺术特性的准绳,不能有毫厘之失,
“若豪(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因而,绝对不允许运笔偏枯,写成杂体俗字,反以为是书艺创新。
运笔偏枯的弊病,近代以来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欲变而不知变”,不理解“每作一字,即须作数种意况”的意旨,以致把意、法混淆了。
这当然也与讹传误导以及标新立异等有关。
2、板滞
由于运笔的基本要求,是把笔画写活,所以历代书家都把运笔的板滞,视为一大弊病。
“书忌板滞,画忌板结。”唐太宗论笔法也说:“勿令有死点死画,方尽书之道也。”时至清代,人们对笔法更加隔阂,加上社会政治原因,遂形成了死板凝滞的“馆阁体”。
但是,在反“馆阁体”的人士中,崇尚法帖的书家.未能摆脱板滞的弊病;尊碑的书家,因为“古今阻绝,无所质问”,
竟用秃笔描摹篆书,用羊毫笔涂画隶书,也把笔画描画得板滞不堪。
至于板滞的表现,有如枯木、死蛇、破笛等形态。枯木形病笔,是运笔直锋牵裹所致,即所谓“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
死蛇形病笔,是运笔生拖硬拉,缺乏虚实导顿的缘故。破贫形病笔,是信笔抹画造成的,多见于隶书和魏碑字幅。
3、浮薄
运笔的浮薄也是一大弊病。运笔要求遒劲有力、万毫齐力、力透纸背、“人木三分”,把笔画写成“铁画银钩”,以表现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运笔浮薄的毛病,古人多半是因为运笔方法不当,而今人明显是缺少临习功夫。
一些“书法家”,运笔不仅横勒不能紧越涩进,竖努不能摇曳战行,而且连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就必然会把笔画写得浮薄曲枯,如同败蔓;
或者用锋遣毫,铺裹无度,运行失节,把笔画写得形似烂绳;
或者指腕不能运转,笔卧纸上,把笔画写得好像面条等.书法是“书而有法”的艺术,过不了运笔法这一大关,就不能跨进书法艺苑的大门。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