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中的年龄信息 记录书法家一生的内在的变化

0 2022-01-12 16:39:11

摘要:  书法是人的内在状态的外化体现,我们观察一个书法家,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风格展现。我们观察颜真卿早年的《王琳墓志》再到后来的《多宝塔碑》《勤礼碑》都有很大的风格转变。书法作品的嬗变,记录一个书法家一生的内在的变化。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书法是人的内在状态的外化体现,我们观察一个书法家,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风格展现。我们观察颜真卿早年的《王琳墓志》再到后来的《多宝塔碑》《勤礼碑》都有很大的风格转变。书法作品的嬗变,记录一个书法家一生的内在的变化。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这里有不同年龄段对世界、对社会、对人性、对真理的认识程度。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点不同,力度和广度乃至角度也都有变化。故而所谓的境界也都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艺术家的成长体现在他的艺术展现过程中。

孙过庭《书谱》云:“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我们说学习艺术需要方法,但是即使用对了方法,调整好了状态,依然是有时间的硬性因素在其中。孙过庭这段经典书论,体现了不同年龄段对不同技术的掌握难易程度。比如学规矩,就是年轻的时候更好一些,因为年轻人记忆力好,容易把规矩学上身,岁数大了,很多东西已经成型,固不可变,反而应该追求变通的层面。

而思考则越老越有内容,因为这里面有人生阅历和经历,以及对不同环境的体认。最开始是追求最核心的平衡感知,进而则需要对动态变化有所了解,就要追求险绝。我们现在的书法学习,大多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因为不明次第,故而在第一阶段而无法过度,太过于小心安全。没有打开感知去体会,只是在模仿痕迹。

这样的学习,虽然看起来临摹水平会有提高,但是却没有明白临摹的目的是“象形取意”,而且要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课题去突破。进而在最后复归平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会”。中国文化的最讲究“感通”,即中国人认为世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不应分割,即使侧重不同,最终的归宿也是同归一路。

但是,会通是需要时间和阅历的,不仅仅是灵感。故而才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里的“老”是两个概念的重合。一个是年龄的必要条件,一个是作品呈现的一种老辣之感。一个书法老手,其作品则充分体现了岁月痕迹的从容和放下。

故而“老”是一种智慧的沉淀,是一种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从容。我们看黄宾虹的金文,苍劲有力如干枝老梅,这种拙朴,恐怕追求变化的年轻人会觉得太过沉稳,而追求规正的年轻人则会觉得写的太怪。他们没法理解这种“味道”。

而这种艺术感知的年龄,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和实际年龄符合的。有些人的艺术经历比较充分,人生也有大的起落,则会提前成熟,能更早立即这种味道背后的魅力。但这个大多是个例,大部分人还是以年龄作为参考标准的。故而小孩和年轻人不应该去刻意学这种“老辣 ”,这样很容易做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因为这种老辣的风格是可遇不可求的,宋代的黄庭坚就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说:余书姿媚而乏老气,自不足学。学者辄萎弱不能立笔,虽然笔墨各系其人工拙,要须韵胜耳。病在此处,笔墨虽工不近也。又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研往往工左尚病右。

他知道“老气”是一种时间和社会环境影响下而产生的风格,不可以刻意学之。而老的风格,除了成熟之外,也是一种自在。真正得其趣味的,就不会窘于法度,也不会因为太过于工整而有浮滑之病。“老”的另一种状态就是拙,拙并非笨,而是一种复归平正之后的自然流露的艺术状态。

黄庭坚又在《李致尧乞书书卷后》说:“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这是黄庭坚对年轻人过于追求装饰的一种批评,他认为拙要多于巧。而其实他的观察是以自己为中心去看那些少年的,没有巧为基础的拙就是笨而已。

有“巧”的能力才能真正知道“拙”的妙味,想是黄庭坚在写这段话的时候,审美已经开始追求一种拙朴。即返璞归真的状态。可见,书家艺术家的言语,并非都是“客观”的,是以他自己的境界去思考他需要的状态,学习者看书论切莫会错意,以为“老拙”是一种技术。

书法的年龄信息,是自身信息的自然表达,正因为这样的自然流露,才让我们通过墨迹去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气息。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