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更早的唐宋文人那边,他们通过书法观察自然物象之理,以书为象,观察自然。要坦荡胸怀观察万物以寻其妙处,可见今人与古人差距有多少。在这点上,唐代的张怀瓘在他的《六体书论》里说的很清楚。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在更早的唐宋文人那边,他们通过书法观察自然物象之理,以书为象,观察自然。要坦荡胸怀观察万物以寻其妙处,可见今人与古人差距有多少。在这点上,唐代的张怀瓘在他的《六体书论》里说的很清楚。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深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变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
张怀瓘给书法的定义直接就是“法象”,这个和现代解释书法为“书写汉字的方法”不可同日而语,书法是一个立体的全息意识观感的入口,也可以说是一种通过实践体认自然之理的方式。决不是表面的书写痕迹那么简单。
对于一副书法作品,普通人看到的只是字和墨迹,但是懂行的人看的是用笔、结构、章法、墨法以及后面呼吸精神的调用,甚至可以感受同频到作者所取的象是什么。可以知道书写者的一点一划,背后学了多少家,不同的情绪念头的抒发和取舍,就是可以体认一撇一捺一折背后的工夫所在。
而书写者自我内在只是靠自己的心去思虑是不够的,故而说“心不能妙深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所以要把视角和胸怀放大,效法自然万象,把他们合而裁之,会而通之,以书法表达出来。在自然的观察中重新定位自己,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自然美感诉诸笔墨线条变化之中。
“法本无体,贵乎会通”说出了关键,“法”并不是一个机械重复的简单模式,而是要搭建一个感知信息互通的桥梁,所以关键是“会通”,而不是执着于法的某个体。所以,学习艺术并非是固定模式的重复,而了解背后的那个自由属性的东西,并且要和自己个性相合。
元代学者、书画家杜本在《书史会要》中说:“夫兵无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悟其机,则纵横皆有意象矣。”
真正能作用的能力,都是能够随机而动的,一成不变无法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即使表达静态,也缺乏内涵的灵动。杜本这段话中是以兵法为例子来说书画,即书法体现的是一种随机而动的势,可以仿效日月垂象的自然之理,书法正是模拟这种“象”。
清代翁方纲曾说:“世间无物非草书”即表达了,草书之韵是在拟世间一切造化,这也是中国艺术的特点之一。以意模拟万物之理。草书真正的技术,并非线条笔画,而是在发力和速度中的变化,以及情感呼吸调用时候的动态之美。
龚贤《乙辉篇》里也说:“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侯......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取证于晋、唐、宋人,则得之矣。”古人的书画,皆是在效仿自然之象,提取自然之理。不论山川河流,天地万物,都是学习对象。而自然之象也有更加精深的。
相传王羲之有一则书论,是《题白云先生书诀》,落款是“维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如果这个真是王羲之所流传,则是在写了《兰亭序》之后的三天,王羲之就去了天台山。拜访了一个隐居的道士“天台紫真”,传授他更精深的书法心法。
王羲之是这样记载的:
“天台紫真谓予曰:‘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言讫,真隐子遂镌石以为陈迹。
这位道士说王羲之还有未到之处,虽然技法性情依然高超,但是还是困在“术”里,他告诫王羲之书法要“达乎道”,与混元同理。并且用道家的体认给予了王羲之指导,充满对自然之象的辩证观察,这就不仅仅是模拟自然之物的状态,而是对其中更深层道理的一种理解。
这里很多和常识是相反的,比如“发”必然应该是动,而这位道士却说“发之惟静”,想之必然不是普通的语境,是调换了主动的发心,所有的“动”都印合自然之理,故而称之为“静”。从道家看来,很多日常举动,都已经离道远矣,故而要证道,则需要逆而行之。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相遇,王羲之才在内在更加充盈对自然的理解,成为后人敬仰的书法大家。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