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书法中国文化的衍生艺术 体现了中国文化核心的规律

0 2022-01-18 17:13:45

摘要: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衍生艺术,其最深处必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核心的规律。书法是汉字的书写,与其他艺术相比,书法的造型是简单的,而阴阳是其核心理念,所有融神畅怀的感悟,都是“变与不变”的对称。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衍生艺术,其最深处必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核心的规律。书法是汉字的书写,与其他艺术相比,书法的造型是简单的,而阴阳是其核心理念,所有融神畅怀的感悟,都是“变与不变”的对称。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这里不仅仅包括“奇与正”,还有“肆与谨”、“缺与圆”、“乖与合”。于是,书法造型的简约性,加上这几对“变与不变”的理念讨论,恰好符合易经所说的“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

肆与谨

肆,即恣意,谨,即谨慎。赵孟頫说:“临帖之法,欲肆不得肆,欲谨不得谨。然与其肆也,宁谨。非善书者,莫能知也。” 赵孟頫说的是一种书法的学习态度,在拘谨和恣意之中如果非要选择,赵孟頫认为您可拘谨也不要恣意。

从艺术角度来说,可能赵孟頫太过于保守了。但是他说的是学习中的体认,则还是很有道理的。变化和发挥个性是要有基础的,没有基础的发挥和没有发挥的基础来比,还是后者更为妥当。从艺术的培养来说,也是不同的视角。

韩愈则提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关系,他在《进学解》中云:“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闳中肆外”其实是对“肆”与“谨”的关系最好的概括。“闳中”即靠近“谨”,“肆外”则放意肆志。其实表达的就是中庸之道的观点。中庸并非某个具体的状态,而是所有合理状态的核心参照。

故而不论是肆还是谨,“闳中”才是关键。在这个基础上,有的人偏向于谨,有的人则侧重于肆。如同杜甫与李白的诗风。

缺与圆

苏轼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世事无常,非人力所为的无奈。其实缺才是是常态,而人在实际中的感受盼望,都想圆常在,故而缺为常在的现实就会总让人烦恼。修炼明理是对治这种烦恼,而艺术则是很多是因为烦恼而产生的。

因为不完美,才不断的追求,艺术是在这个追求中产生的。残缺美的价值,都在于其向往圆满而不得。残月之美,是人们对月圆的渴望所衬;也如断臂维纳斯之美,在于她给了人们想象其完整躯体的空间。

残缺美有悲剧意义,而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是其求完美理想而得残缺之现实。承认残缺,是为现实不执,向往完美,是为奔向理想。艺术是“追求圆满的过程”和“认同残缺的寻证”两力相争的暧昧状态,有人借艺而成道,有人因艺而堕落,还有人独立而不改。 ​

佛家的雪岩祖钦禅师有一段语录:“中秋上堂,非阙不知圆,非圆不知阙。圆阙本相因,本无圆与阙。既无圆阙,是汝诸人,向甚处见月。竖拂子云:团团离海峤,渐渐出云衢。打圆相,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所以,看清本质,便不会对艺术有圆满的执着要求,而是把不完美的残缺也看作一种美:一如维纳斯的断臂,一如兰亭序的涂抹,一如祭侄稿的圈点。

乖与合

这里的“乖”不是现在赞扬小朋友的话,这个字的本义是背离、违背、不和谐。与其相对的“合”则表示完整的合拢。

书法所讨论的“乖与合”,“乖”是不和谐,“合”是和谐。二者又是一对儿矛盾。太过于和谐,如同静态平衡,虽然美观合理,缺无趣。而‘乖张之艺术则可以表达个性。这里依然不要误解,如果以写字的观点来看,书法的很多艺术性都属于不和谐的“乖”,而只有楷书才是“合”。

但是写字和书法毕竟不是同一概念,书写是默认以楷书作为标准,而书法则应该不同字体有不同的标准。所以以楷书为标准来看可能是不和谐,但是以书法艺术来看,则还是在“和谐”的范畴内。不同范畴所说的语言很容易误解。在书法理论中,说乖合,都是以楷书为标准来谈的。

清代李瑞清跋自临爨龙颜碑:运方易滞,而风骨欲飞;势峻乖和,而神理仍逸。乖表达的是一个不拘泥与楷书标准书写的“馆阁体”的一种艺术个性动态之美。

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书家秘法: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能合,即可以做到和谐,能离,则意味着又能有一定自由度。今人看古人书,特别容易误解,就是古人是不会把“乱写”加入考虑范围内的,而今人是可以的。

丑书现象存在的当今,若不区分前提误解,则很容易拿古代书论给自己乱写做背书。故而我们要明白书法艺术的“乖”如同放风筝,不能只看到风筝的自由,却忘记了总有条线是在放风筝人的手里的。

同样,合也并不意味着就是死板,书法之用,主要是要便捷书写,有了便捷才有顺活,才能表达自己的由浅入深的内在体悟。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