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书法与武术在内在的机制中往往有融通性,二者的学习经验有时候也有互补,这里谈一则学习中的体会和现象。这里所说的“过度”并非违反技术规律之言,若是违反规律之“过”则出偏而打破平衡,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所有的最佳妙处,都在“度”中,而这个某种程度也是任何艺术技法的边界和追求的火候。然而,人很少能直接到达“度”的状态,因为“度”是动态的,甚至非逐级体会而能得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书法与武术在内在的机制中往往有融通性,二者的学习经验有时候也有互补,这里谈一则学习中的体会和现象。这里所说的“过度”并非违反技术规律之言,若是违反规律之“过”则出偏而打破平衡,正如孔子所说“过犹不及”。所有的最佳妙处,都在“度”中,而这个某种程度也是任何艺术技法的边界和追求的火候。然而,人很少能直接到达“度”的状态,因为“度”是动态的,甚至非逐级体会而能得的。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这里所说的“过度”是针对此时自己“不足”的现状而谈的,若以标准来衡量不足,则很难达到标准,过之标准,反而易于让不足趋近于标准。这就如同王羲之所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标准定的高并非强迫自己达到,而是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目标感,实际上可能只能“得其中”
武术家李小龙也说“目标有时候不是用来达到的,目标有时候只是用来标准方向。”所以,在技术的锤炼中的某个阶段,“过度”意味着强有力的目标感,让自己脱离本有的舒适状态,达到进步。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他的《答熙载九问》曾说:
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
这句的意思是说学拳最开始的某个阶段,是要让筋尽量抻拉,动作幅度要以尽量舒展为要,目的是为了“打通”,这个时候,以标准而言,必然是“过度”的,但是此时的目的还不是对上标准,而是“使内外贯通”得内气之感,也让外劲出来。
包世臣接着说:
予所以谓临摹古帖,笔画地步必比帖肥长过半,乃能尽其势而传其意者也。
所以临摹碑帖,所定之目标应该比原贴较为过度,因为临帖的目的不是为了描摹痕迹,而是感受“气势”,为了增强这种感受,找到那个劲之后要尽量的夸张,以便让自己深刻的记住这种感觉。
这里涉及一个临帖目的的问题,临帖若和原作恰好贴合,在势上往往是不足的,这就是为什么临帖即使惟妙惟肖,也很难形神兼备。因为你临不了作者书写的自然心态,气上弱了一筹。
所以,临帖目的是为了学其“意”而不是摹其“形”,包世臣说的很清楚“尽其势而传其意”。临摹形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意”。方向错了则即使多么努力都是白费了。
至学拳已成,真气养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虽对强敌,可以一指取之于分寸之间,若无事者。书家自运之道亦如是矣。
这段又举了武术的例子,是说“过度”训练之后,当拳已经成了,身上各部分的要求都达到了,在用的时候反而不会“过度”而会只在分寸中,一指中发力取胜。这就是“长拳短用”之理,而书法的学习也是一个道理。
临摹一个字,若是找不到感觉,不妨放大临之,是为了找感觉。而当感知达到,在用的时候,一点一画就能“于细微处见精神”。体上是认知要感知放大,用的时候则要短巧迅猛,如同《七星螳螂拳拳谱》所说“青丝一线,击虎臂而有余,搏虎擒龙随手而得”
有时候我们会错解古人之意,把结果当做了方法。
盖其直来直去,己备过折收缩之用。观者见其落笔如飞,不复察笔先之故,即书者亦不自觉也。若径以直来直去为法,不从事于支积节累,则大谬矣!
这段包世臣总结了他的观点,强调了初期“过度训练”的必要性。如果模仿名家成手的“度”为方法,则自己往往不足。只看书法名家落笔如飞,却不知道他内在的功力一定到了什么程度,你看他自如不觉差的挥洒,而你去学就是潦草而已,就是大谬。
学习和教学,是一个感知流动的过程,这个时候思路心绪很容易出错,一不小心就落入的陷阱,所以,学习艺术需要不断体察,总结规律,这样才能始终对准方向,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