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选择字帖为什么要取法乎上 怎么选择字帖

0 2022-02-23 16:06:36

摘要:  择贴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一方面,择师、择贴取决于你的眼界,也基本决定了你可能达到的水平。对于字帖的选择,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选难度适中(二、三流书家)的字帖来入门,这样更容易掌握、取得阶段性成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择贴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一方面,择师、择贴取决于你的眼界,也基本决定了你可能达到的水平。对于字帖的选择,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选难度适中(二、三流书家)的字帖来入门,这样更容易掌握、取得阶段性成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我是倾向于“取法乎上”的。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容易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是容易“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但没打好基础,反而养成许多毛病。仍然以楷书为例,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可能会推荐“田楷”,认为整齐、美观、易上手。

对于田楷我还是那个态度,没摸过毛笔的人,学三个月熟悉一下笔性可以,如果再学,就是浪费时间了。因为这是“美术字”,不是书法。

那么,学黄自元如何呢? 可以学半年,练练点画、学学基本技法。但这仍然不是欧楷。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所谓“馆阁体”的通病——横平竖直、千人一面、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对于有才华的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是对书法抒发情性本质的悖反。但是,与田楷相比,黄自元的字至少是合“笔法”的,只是僵化、呆板而已。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长期学习上面字体的人,他们的追求往往是与所临字帖一模一样,而且几乎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的程度。田英章的几个弟子已经可以很接近田氏的面目了……但是,几年过去,他们的字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这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的这种学习养成了一个习惯——复制,越精确越好的复制,但复制的永远是别人已经写好的东西,没有发展、没有变化、没有自己,也就没有明天。

如果你说田楷水平太低,那好,我们再看看许多人喜欢的”瘦金体“。赵佶的字水平确实很高,点画坚韧不挠、字形纤长秀美、装饰效果极佳,不要小看这位画家皇帝,他用笔中正娴熟,现在学他的人还真是徒得其形,那份坚韧、清秀、飘逸学不到几分。但这字放在画上、写个题跋不错,换个庄重场合,抒发下情感就力不从心了。为什么呢? 毛病还是出在这种字让人喜欢的地方——“字形”上。没有了这种形,也就不是“瘦金体”。 虽然点画质量提高了许多,我仍然觉得“瘦金体”是一种“美术字”,因为这种字体中的“变化”太少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变化”呢? 这其实就是“写字”与“书法”的区别。“书法”讲究的是“法”——使用毛笔这一特定工具的共有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不是写出什么样子的“形状”,而是依一定的方法,写出高质量的点画,并由点画组成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动人的字。进而,再谋篇布局,讲求行气、章法,完成动人心魄的作品。

 

沪上耕夫:欧阳率更结字三十六法15 赞同 · 0 评论文章如果简单按优点、缺点来说,一流书法家可能是九十多个优点,屈指可数的几个缺点,我们跟他们学,学坏的可能性很小,顶多就是学不到其精髓而已,不会学坏;而二、三流书法家可能是七十左右优点,二、三十缺点,可要命的是,其“成名”之处可能也正在这些缺点之中,而且,说实话,缺点是很容易学的。所以,我们跟这些二、三流书法家学,学到的可能集中在那些缺点之中,而其优点往往被忽略了。因此,我才说“取法乎中”者很可能不但没打好基础,反而养成许多毛病。

上面四个碑、两个贴,哪个是欧体呢? 把他们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欧体,甚至,这也只是一部分。其实,”X体“这个称谓就不大对,因为它突出了某位书法家笔法(表现在字形上)的一些特点,而忽视了其丰富的变化和强烈的表达。“欧体”指的可能是《九成宫醴泉铭》,但是,欧阳询不只写了这一个碑,还有其他年纪、其他风格、其他心境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绝大部分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上面提到的这一小部分。

我们称“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甚至“褚体”,但是没听说过“王体”,为什么? 难道堂堂书圣的字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因为王字变化太多、面目各异,楷中有隶、行中有草……王羲之的肚子里有太多的东西,有前人的,有自己的,甚至有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比如酒后兰亭中的许多神来之笔)……

这就像习武之人,一般人只会一、两种兵器,只会练就的套路,高手则任何东西随手拈来都可伤人,招式更是随机应变、层出不穷,让你无法应付。可惜书法欣赏太主观,而不同人的审美水平差距也太大,否则,这些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字在大师面前一个回合就已经倒地不起了。

看到上面“取法乎上”的例子,我想大家也就得出了学习二、三流书家字帖的第二个毛病,那就是眼界不高。许多人练了许多年,字还是老样子,只是用笔更熟练、细节更精致而已,格局、水平、风格没有多少的提高。更要命的是,他们只盯着这几本字帖看,眼睛都看坏了,已经很难领悟那些一流、超一流书法家的精妙之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东西奇奇怪怪、歪歪扭扭,甚至有些丑陋……

那么问题又回来了,这个“九成宫,九成宫,十个学九个不成功”怎么办呢?我们“取法乎上”就一定能成功吗? 我的回答是:“几乎不可能!”我要把这句改成“九成宫,九成宫,百万个学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不成功”!!! 因为我们把目标定得太高了,欧阳询可是千年来屈指可数的书法大家,天赋、师承、机遇、努力……任何一方面稍微差一点点都不可能成功。

那为什么还要“取法乎上”呢?

因为我们至少还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会成功啊!

那希望也太小了,学书法还有什么意思啊?

我只能告诉你,没办法,谁让我们喜欢书法呢……

练呗,学到哪儿,算哪儿吧……

练不成王羲之、欧阳询,万一练成个张献之、诸葛通也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