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祭侄稿》作为行书法帖,它又有很多不足,主要是情感过于充沛所致,因此,具有一定行草书基础能力之后再临习则更为稳妥。同时,临写这个帖子,也能够更好体会原作的情感节奏表达方式,对丰富创作表情很有帮助。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祭侄稿》作为行书法帖,它又有很多不足,主要是情感过于充沛所致,因此,具有一定行草书基础能力之后再临习则更为稳妥。同时,临写这个帖子,也能够更好体会原作的情感节奏表达方式,对丰富创作表情很有帮助。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今天我就分享几处有点意思的小细节。别看是小细节,它所揭示的可是大道理。
先看这个光。
第一笔不是向下的竖,有明显的猗侧,同时偏右;紧接着折锋切笔,再弧转,下来以后顺势正切,两处切笔方向明显不同。右边的两处转笔,上面是弧转,下面是折转。
之所以要关注这些这些细节,原因是这种并置的笔画,如果形态很相似,则显得生硬。颜真卿稿行很生动,就在于这种细节上几乎本能的把控。
再看这个惟。
竖心旁以后,高高挑起,距离很远,然后并不是一笔直下,而是向上运笔后再向下,很多人在这里一笔直下,是因为一般的帖子根本看不清楚笔锋的运行路线,所以,好的帖子非常重要。长弧竖写完以后,原地返回,直到提笔转锋走第一横,原地折笔,一直到第四横再原地折笔上挑,写最后一竖。
之所以强调这个细节,想说的是,好帖子很重要,否则笔顺都看不明白。
再看这个“有知”两字的连笔,肯定有很多人奇怪,觉得此处并不自然。是的,这是因为原帖此处纸残,后来有人工修补,但是修补者未能还原原貌,出现了填墨不当的错误。我们在临写时,可以顺势衔接,也可以重新起笔,但不要方切。最后一个点,箭头所指处,也是因为原帖纸残,填墨导致笔画犹豫,不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