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最早的存世墨迹 张伯驹保护它险些送命

0 2022-05-27 16:17:07

摘要:  纵观中国书法史,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章草书史的脉络,从秦汉竹木简牍章草如居延汉简与东汉永元五年简、三国皇象、西晋索靖,经历唐宋,到元朝邓文原、康里巎巎(náo)、杨维桢,到明代宋克再到清代沈曾植。这样一个详尽明了的章草书法发展史,寻其源头必须要说到它。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纵观中国书法史,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章草书史的脉络,从秦汉竹木简牍章草如居延汉简与东汉永元五年简、三国皇象、西晋索靖,经历唐宋,到元朝邓文原、康里巎巎(náo)、杨维桢,到明代宋克再到清代沈曾植。这样一个详尽明了的章草书法发展史,寻其源头必须要说到它。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它就是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此帖被推为迄今为止“最早的存世墨迹”,有“法帖之祖”、“中华第一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这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书法史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当代书法泰斗启功先生评论《平复帖》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意思是说自己多年所见的汉晋书帖,《平复帖》墨迹不愧是帖中之皇。林语堂先生说《平复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平复帖》的作者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西晋文学家,与弟陆云齐名,时称“二陆”。曾官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三国中吴国名将陆逊之孙、陆抗之子。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文名之盛,远胜于书法。书法好用秃笔,中锋直下,笔有淡厚,具有“章草”书意。传世有《平复帖》(草书)《出师颂(章草)和《任城孙夫人碑》《张镇墓碑》(均隶书)。

有诗描述陆机:

才华横溢陆平原,

书名曾被文赋掩。

辞藻华美誉当世,

平复真迹第一传。

秃笔劲毫生平淡,

精细变化靠提按。

那张伯驹何许人也?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会提到“民国四公子”的称谓,张伯驹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个是张学良、袁克文、溥侗。

张伯驹(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 。他能书画、擅诗词、精鉴定、富搜藏。书法融真草篆隶于一炉,自成一格,人称“鸟羽体”。

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建国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其中就包括陆机的《平复帖》。

《平复帖》辗转流离一千多年,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实为张伯驹不惜身家性命换来的。1937年张伯驹以4万块大洋购得《平复帖》。1941年初,张伯驹在上海乘车之际,突遭一帮匪徒绑架,并向张家索要300万伪币的赎金,否则撕票。张伯驹宁死不屈还绝食抗议。绑匪后来降赎金至40万,张伯驹妻子多方筹款,才救出被绑了八个多月的张伯驹。后来获知原来所谓绑匪,其实就是汪精卫的手下,为防《平复帖》再次被强取,他变卖家产避乱到西安。1956年,张伯驹将《平复帖》等八件价值连城的真迹墨宝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历代的收藏者包括皇帝在内,都在《平复帖》上钤下了自己的印章,唯有张伯驹没有印上自己的大名, 仅留有一个京兆闲章。

《平复帖》释文:"彦先羸察,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 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 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只有短短九行八十四字,而且至少有四字缺漏;以首句“彦先羸瘵,恐难平复”的“平复”两字而得名。启功先生曾写过一篇释文,提到“彦先”就是陆机的朋友贺循,他体弱多病,“恐难平复”,但有儿子侍奉,“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以前见过,“吾不能尽”,对他的印象不深;这次再来,乃有“威仪详跱, 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最后提及夏伯荣,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音讯杳然。一封朋友间的问候信,写得情真谊挚,条理明晰,不愧出于 “太康 ( 晋武帝年号 ) 之英”的手笔。

解释:彦先体弱多病,恐怕很难完全康复,以往初病及时救治,不会这样。能维持到现在这个状况,已经值得庆幸。现在有他儿子照顾,可以不用担心。吴子杨第一次到我家, 没有尽地主之谊。如今再来,威仪举止审慎挺立,举止大方俊朗,自有一种气宇轩昂的气象,思想比较前卫,应该是他所特有的,要表示称赞。夏伯荣处在战乱之际,问过了还没有他的消息。

此帖的书法,属于“章草”、“隶草”的形体, 基本上是草书, 但接近隶书,与汉隶“沾亲带故”。今天我们看到的草书,都是像马奔虎跃,曲线牵连。而汉代的隶书,横平竖直,结构平稳。再看《平复帖》的风格,朴实而不乏挺健,笔画盘丝屈铁,结构茂密自然,尤其是字与字间独立不相连,正是用秃笔所写草书的独特面貌。

释文: 晋陆士衡平复帖真迹,沈兆霖题。

晋陆机平复帖手迹,神品

晋陸機平復帖(赵佶书)(晋平)原内史吴郡陸機士衡書

释文:彦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属初病,慮不止此,此已为慶。承使唯男,幸为復失前憂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盡。臨西復来,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甚,勢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右平原真迹,有徽宗缥字及宣政小玺。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之宝。余所题签在辛卯春,时为庶吉士,韩宗伯方为馆师,故时时得观名迹,品第甲乙,以此为最。惜世无善摹者,予刻《戏鸿堂帖》,不复能收之耳。申辰嘉平月朔,董其昌题。

钟太傅荐季直表非真迹且已毁,平原此帖遂为法帖之祖,前贤交賛无待重言就余所见帖,或为唐摹,或为宋临,观夫三希堂可知矣矣。诚未能如董思翁所云,世传晋迹未有,若此而无疑义者,余初获观于鄂炎展览会,望洋兴叹者久矣。终以傅沅叔年伯力心会王孙,毅然相让以项子京收藏之,富请高宗搜罗之广,而独未得此帖。余何幸得之不能不谓天待我独厚也。见字下遗晋字,中州张伯驹书。

晋陆士衡平复帖一卷,凡九行章草书如篆,榴多不可识,有瘦金签及双龙宣政诸玺元人曾跋其后,不知何时入于内府乾隆间以之。赐成哲王,王受而宝之名其斋,曰诒晋且为题记。颇详惜未书之。卷中今仅有董氏一跋案宣和书谱收陆士衡书。惟望想帖与此帖而已,在当时已属希有。况右军以前之书传至今日,其宝重为何如耶伟所藏。晋唐以来名迹百二十种,以此帖为最谨以锡晋名斋用志,古怀且深惜诸跋,佚去使考古者无所 乃补书。诒晋诸题于后俾资鉴定时宣统庚戌夏日,恭亲王溥伟识。

诒晋斋记平复帖,陆机平复帖一卷在寿康宫陈设乾隆丁酉大事后颁遗赐。孙臣永拜受敬藏按。国朝新安吴其贞书画记曰卷后有元人题云,至元乙酉三月己亥,济南张斯立、东郓杨青堂同观。又云间郭天锡拜观。又滏阳马晌同观。’后或将元人题字折售于归希之,配在伪本勘马图尾。帖归王际之,售于冯涿州,得值三百缗云云。此卷宣和金字签其贞则未记载至帖字与董其昌跋校之,梁清标秋碧堂刻,无毫发异其入内府年月不可考。诒晋斋题平复帖诗,伧父何能擅赋才,殊邦羁旅事堪哀。梦中黑幌功名尽,身后丹砂著作推。丞相有家生二俊,将军无命到三台。钟王之际存神物,缅邈千年首重回。宋椠有二后集。诒晋斋纪书诗,平复真书北宋传元常以后,右军前慈宁宫殿春秋閟,拜手擎归丁酉年。丁酉夏,上颁孝圣宪皇后遗赐臣永得晋陆机《平复帖》墨迹。右一记二诗共二百八十一字,溥伟并记。

昔王僧虔论书云:陆机吴士也,无以较其多少。庾肩吾书品列机于中之下,而惜其以弘才掩迹。唐李嗣真书品浚则置之下上之首,谓其犹带古风。观彼诸家之论,意士衡遗迹自六朝以来,传世绝罕,故无以评定其甲乙耶。惟宣和书谱载,御府所藏二轴,一为行书望想帖,一为章草即平服帖也。今望想帖久已无传,惟此帖如鲁灵光殿,岿然独存,二千年来孤行天壤间,此洵旷代之奇珍,非仅墨林之瑰宝也。董玄宰谓右军以前,元常以后,惟此数行为希代宝,至哉言乎。宣和书谱言,平服帖作于晋武帝初年,前右军兰亭燕集叙大约百有余岁,此帖当属最古云。今人得右军书数行,已动色相告,矜为星凤,矧此为晋初开山第一祖墨乎(此亦董玄宰语)。第此帖自宣和御府著录后,只存徽宗泥金签题六字,相传有元代济南张斯立、东郓杨青堂、云间郭天锡、滏阳马晌

诸人题名,亦早为肆估拆去。其宋元以来流转踪迹殆不可考。至明万历时,始见于吴门韩宗伯世能家,由是张氏清河书画舫、陈氏妮古录咸著录之。李本宁及董玄宰摩观之余,亦各有撰述,载之集中。清初归真定梁蕉林侍郎家,曾摹刻于秋碧堂帖。安麓村初得观于梁氏,记入墨缘汇观中,然考卷中有安仪周珍藏印,则此帖旋归安氏可知。至由安氏以入内府,其年月乃不可悉。乾隆丁酉,成亲王以孝圣宪皇后遗赐得之,遂以诒晋名斋,集中有一跋二诗纪之。嗣传于贝勒载治,改题为秘晋斋。同光间转入恭亲王邸。嗣王溥伟为文详志始末,并补录成邸诗文于卷尾,此近世授受源流之大略也。或疑纯庙留情翰墨,凡秘府所储名贤墨妙,靡不遍加品题;并萃成宝

刻,冠以三希,何乃快雪之前,独遗平原此帖?顾愚意揣之,不难索解,观成邸手记,明言为寿康宫陈列之品,宫在乾隆时,为圣母宪皇后所居,缘其地属东朝,未敢指名宣索。洎成邸以皇孙拜赐,又为遗念所颁,决无复进之理,故藏内禁者数十年而不获上邀宸赏,物之显晦,其亦有数存耶。余与心畲王孙昆季缔交垂二十年,花晨月夕,觞咏盘桓,邸中所藏名书古画,如韩干蕃马图,怀素书苦笋帖,鲁公书告身,温日观蒲桃,号为名品,咸得寓目,独此帖秘惜未以相示。丁丑岁暮,乡人白坚甫来言心畲新遘亲丧,资用浩穰,此帖将待价而沽。余深惧绝代奇迹,仓卒之间所托非人,或远投海外流落不归,尤堪嗟惜。乃走告张君伯

驹,慨掷巨金易此宝翰,视冯涿州当年之值,殆腾昂百倍矣。嗟乎,黄金易得,绝品难求。余不仅为伯驹赓得宝之歌,且喜此秘帖幸归雅流,为尤足贺也。翊日赍来。留案头者竟日,晴窗展玩,古香馣蔼,神采焕发。帖凡九行八十四字,字奇古不可尽识,纸以蚕茧造,年深颇渝敝,墨色有绿意,笔力坚劲倔强,如万岁枯藤,与阁帖晋人书不类。昔人谓士衡善章草,与索幼安出师颂齐名,陈眉公谓其书乃得索靖笔,或有论其笔法圆浑如太羹玄酒者。今细衡之,乃不尽然。惟安麓村所记,谓此帖大非章草,运笔犹存篆法,似为得之矣。余素不工书,而嗜古成癖,闻有前贤名翰,恒思目玩手摩,以窥寻其旨趣。不意垂老之年,忽观此神明之品,欢喜赞

叹,心怿神怡。半载以来,闭置危城,沉忧烦郁之怀,为之涣释。伯驹家世儒素,雅擅清裁,大隐王城,古怀独契,宋元巨迹,精鉴靡遗,卜居城西,与余衡宇相望,频岁过从,赏奇析异,为乐无极。今者鸿宝来投,蔚然为法书之弁冕,墨缘清福,殆非偶然。从此牙签锦帙,什袭珍藏,且祝在在处处有神物护持,永离水火虫鱼之厄,使昔贤精魄长存于尺幅之中,与日月山河而并寿,宁非幸欤。岁在戊寅正月下澣江安傅增湘识。

此帖本末沅叔同笔之跋言之详矣。顾尚有轶闻可补者,翁文恭日记辛巳十月初十,于兰翁处得见陆平原《平复帖》手迹。纸墨沈古,笔法全是篆籀,正如秃管铺于纸上,不见起止之迹。后有香光一跋而已,前后宣和印、安岐印、张丑印、宋高宗题签、董香光签、成亲王签。此卷为成哲亲王分府时,其母太妃所手授,故以诒晋名斋后传至治贝勒,贝勒死今归恭邸,邸以赠兰孙相国文恭所言如此。辛巳为光绪七年是在李文正处矣。何以又归恭邸,询之文正长公子符曾侍郎始知帖,留数月即以还邸。故今仍自邸出也。伯驹属为记此不使后之读文恭日记者有所疑也。惟据诒晋斋诗帖为孝圣宪皇后遗赐,而文恭言分府时,母太妃手授则传闻之误,当为订正。戊寅九月武进赵椿年识于北京汉魏五碑之馆时年七十有一。高宗为徽宗之误。丛碧。

“章草”名家如史游、皇象、索靖、张芝等人的作品,均没有真实可靠的墨迹传世,只能在石刻上看到。有字帖的原物摆在面前,肉眼亲见,对当时运腕疾书的笔法技巧与心态,我们可以进行仔细的揣摩。仅仅凭这一特点,《平复帖》的价值就是其他碑刻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