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米芾的书法 宗法于二王

0 2022-06-22 16:25:55

摘要:  米芾的书法,宗法于“二王”,遍习晋唐诸名家。《宋史.本传》说:“米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宋范成大也说:“米礼部行草正用大令笔意,稍跌宕遂,自成一家。”米芾虽然推崇王羲之,但在论及王献之的书法时,却说:“子敬天真超越,岂父可比也,”题赞《中秋帖》谓:“藐百川,会北海。人那知,冠千载。”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米芾的书法,宗法于“二王”,遍习晋唐诸名家。《宋史.本传》说:“米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宋范成大也说:“米礼部行草正用大令笔意,稍跌宕遂,自成一家。”米芾虽然推崇王羲之,但在论及王献之的书法时,却说:“子敬天真超越,岂父可比也,”题赞《中秋帖》谓:“藐百川,会北海。人那知,冠千载。”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

米芾对献之的评价比羲之更高。米芾服膺王献之,并且心仪手追这种“天真超逸”的意趣。称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大观录》谓:“书法古厚,墨彩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勾填,恐是宋人模仿,一般认为元章所临无疑。故有史称“米芾行草入大令室”。

米芾既善于学古,也善于思考,更重于创新,反映出他强烈的书法革新之心声,而且不乏有许多书论思想。

曾有说献之学书,王羲之从后掣其笔不得。米芾认为,实际则把笔太紧,运笔不能虚灵。米尝谓“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促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故“把笔轻,自然手心虚”。为世人认可 。

米芾还有一个观点:“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但古人真迹,那能人人得而习之,虽在理,实难做到。

他还有一句狂言:“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 其实,他自己的书法,每每有恶札之笔。

米芾说:“小字展大令,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其实,究竟谁说的正确,是有待商榷的,也许是颜真卿、米芾两人表达的并非一个意思。

米芾的书论思想,有些是书法的经典理论,有些是值得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