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刘洪彪的颜体楷书为什么那么不像 刘洪彪作了这样的回答

0 2022-07-11 15:46:48

摘要:  刘洪彪说,有人问我,你写的颜体楷书为什么那么不像?我说,是我专门写不像的,因为对于书法创作来说,就要做到时时不同,事事不同,也就是说,今天写的和明天写的不一样,这件作品和那件作品也不一档,不因袭古人,不跟随时风,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只有这样,书法才能表现出某个人的风格出来。

刘洪彪说,有人问我,你写的颜体楷书为什么那么不像?我说,是我专门写不像的,因为对于书法创作来说,就要做到时时不同,事事不同,也就是说,今天写的和明天写的不一样,这件作品和那件作品也不一档,不因袭古人,不跟随时风,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只有这样,书法才能表现出某个人的风格出来。
这个言论一出,网友们纷纷认为,刘洪彪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根本就做不到把楷书写到古人那个标准上去,你看他以前写过一幅颜体楷书的作品,无章无法,说是颜体风格,但没有颜体骨骼。还有人认为,刘洪彪是书法名家,但他根本就没有楷书上下过多少功夫,就没有怎么临过帖,他的楷书水平根本不如一些书法爱好者的书法水平高。

刘洪彪曾担任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全国书法大赛评委等职,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洪彪40岁、50岁、60岁墨迹展”,并从2016年开始,与胡抗美、张旭光、王厚祥连续在张芝、王羲之、张旭等古代草书名家的故里举办“狂草四人展”,在书法界引起轰动。刘洪彪因为金句“当代书法已经超越古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而他在书法方面某些独到的见识,也拥有众多粉丝。

对于刘洪彪所说书法像与不像的问题,虽然在网友中间引起了一些讨论,但是,我们也要从事物的本质上去看待和认识问题,既不能偏于这边,也不能偏向那边,只有这样,才能把某些问题说清楚,对此,我想进行以下一些分析。

第一,“像与不像”,是书法临摹中的问题。一个人在学习书法之初,就是要原原本本地临摹古人作品,不管是颜体楷书,还是王羲之草书,都是从临摹开始。而这个时候的临摹,就要在“像”上做文章,当代许多书法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曾说,可以不像,这个观点我并不赞成。为什么?因为你在开始学古的时候,连像都做不到,谈何学习?只有像了,才能感知到古人的笔法与字形,只有像了,才能体察古人的用笔之法,如果不像,怎么感知和体会?

第二,什么时候要不像?当临摹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之后,这个时候就要不像。这也是书法临摹中所说的那个“意临”的问题,也是初级创作的问题。虽然有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去做,总想抱着古人的字帖去“临摹”一辈子,但古人却是反对这样做的。例如米芾曾说,“古人书各个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也认为,书法要自成一家。有了临摹的基础之后,就要朝着自己风格面目的路子上去追求。这也就是说,刚开始临摹时是“无我”,创作时是“有我”。

第三,关于刘洪彪所说的像与不像的问题。他说的不像肯定是创作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临摹中的。时时不同,就是昨天跟今天、明天的不像,事事不同,就是这件作品和那件作品不像,他说“不因袭古人,不尾随时贤”,他说是他根本就不想写像。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错,但如果让他写像,他真能写像吗?我看是未必,网友的批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对颜体楷书的认识未必就是颜体风格的正脉。所以,假如让他真正初级临摹一幅颜体楷书作品,他还真的不一定做得到、做得好。

第四,书法创作中的像与不像必须建立在有深厚的学古基础之上的。一个人没有深厚的学古、临古基础,就不能去谈书法创作,这叫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只有把学古能力的基础建立好了,再去谈书法创作。当代一些书法家因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往往注重书法的形式感,而忽视了基础能力、内容、境界的培养和锻炼,因而使得作品会以丑书而示人,美名其曰书法艺术。试想一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不正是以内容(文化修养)、境界(人的修养)而吸引人吗?如果以漂亮的外衣感动人,那只能是“以貌取人了?是长久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