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真正的丑书 离不开对美的追求

0 2022-07-14 16:47:43

摘要:  书法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源于它本身的艺术内涵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书法作为一项艺术创作,应该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像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神作,就是因为他们的字有一种公认的价值,大家都觉得它赏心悦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而现在书法界大行其道的丑书,却背离了大众的审美观,成了媚俗之作。

书法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源于它本身的艺术内涵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书法作为一项艺术创作,应该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像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神作,就是因为他们的字有一种公认的价值,大家都觉得它赏心悦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而现在书法界大行其道的丑书,却背离了大众的审美观,成了媚俗之作。

历来的书法大家,都讲究“法度”,这也是现在很多书法初学者都要学习临摹的原因,有些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是经过古人无数次的摸索和实验而总结来的,可说是一种最协调、最让人看起来舒适的一种字体,而现在的“丑书”基本是讲究随心所欲,怎么丑怎么写,写完之后,甚至自己都不认识,这样的字就是一种笑话。

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在寻求艺术探索和发展,但这个方向应该是以符合公众审美为前提的,书法发展千年来,“丑书”也不是当代书法家的产物,早在元代时期,就有一名叫做杨维桢的书法家,他的字另辟蹊径,狂放不羁,堪称“丑书鼻祖”,看了杨维桢“丑书”之后,才发现现在所谓的“丑书”根本就不是书法。

杨维桢不但在书法方面有独特的创意,而且还能作诗,会画画,对于音律也十分擅长,从杨维桢的穿存世作品来看,他的书法风格融合了汉隶、章草的古拙笔意,又吸取了二王的行书之风韵,之后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不拘一格的独特风格。

杨维桢的“丑书”并非随意涂画,他的字中拙中见巧,看似杂乱无序,实则颇有讲究,而且其行书和草书功底深厚,“丑书”也是他对艺术的一种自我创造,而且他的性格嫉恶如仇,极其鄙视无才德之人,他能创作出这种书法,和他的性格也不无关系。

由此可见,真正的丑书应该是在自己的书法功底到了一定水准,从而寻求艺术突破时所经历的过程,虽然有时可能不能被大众接受,但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反观现在的丑书作品,完全背离了这个方向,只能被大众所抛弃,不知道大家对现在的丑书有什么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