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画字不可取 王镛用小笔写大字违背传统

0 2022-07-22 16:27:17

摘要:  很多人批评中央美院王镛教授的字,不仅因为他的字太过另类,还在于他写字方式也离经叛道。但凡深入过传统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字的时候,毛笔是不能用到笔根的,把毛笔按到那种程度就不是写字,而是抹字了。这样写出来的字根本做不到力透纸背,徒有其形。但是人家王镛教授小笔写大字还有一堆理由,其中主要一条是学中国画笔尖、笔腹、笔根都用。

很多人批评中央美院王镛教授的字,不仅因为他的字太过另类,还在于他写字方式也离经叛道。但凡深入过传统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字的时候,毛笔是不能用到笔根的,把毛笔按到那种程度就不是写字,而是抹字了。这样写出来的字根本做不到力透纸背,徒有其形。但是人家王镛教授小笔写大字还有一堆理由,其中主要一条是学中国画笔尖、笔腹、笔根都用。

面对批评,王镛表示:“我这个小笔写大字,也有很多是我从比如说从李可染先生,我发现他的用笔就很特别。从笔尖到笔腹到笔根,整只笔都能充分的在他画画中,或者写字上都能充分的用到。这个不一样,用笔尖写字和用笔腹写字不一样,用笔腹写字和用笔根写出来,那线条的力度也不一样。他表现在纸上的,给人的那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画家,王镛将绘画引入到书法中,创造出了一种新面貌。显然王镛是在践行沈鹏倡导的“弘扬原创,尊重个性”的书法理念。这本身就很荒唐,书法评价的标准是好不好,而不是新不新怪不怪。你光原创有个性,写出来的字不好也没有用。其实也正是因为过分追求个性和原创,王镛的字已经失去了传统书法的韵味,虽然形式上有一定的新意,但他的字缺乏让人回味的东西。

之所以会产生用画画的方式写字的想法,原因是王镛是错误理解了“书画同源”含义。传统书画一直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但是这个同源是精神气质的同源,而不是形式的同源。如果形式上互相嫁接,就是机械理解了书画同源的含义。古人的原意也不是两者的形式可以互通,更多是精神气质相通。

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诗中就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无论是飞白书、篆书还是隶书,不管什么书体,在书法中的运笔方式是没有太大区别的,都是中锋用笔。真正的区别是不同书体之间的精神气质不一样,比如篆隶高古、厚重;行草爽利、潇洒,这种精神气质是与画画中的物象相通的。如果理解成形式相通,就太机械了,必然会导致王镛这样,直接把画画的笔法用到书法中。

其实,这种机械的理解也谈不上创新,古人就有这么干的,有的江湖艺人就用画画的方式写字,字由各种动物形象组成。尽管有一定的观赏性,也有不少人喜欢这种形式,但是这种机械组合显得比较俗,难登大雅之堂。虽然王镛没有在写“树”字时画棵树,写“鸟”字时画字鸟,只是把国画的用笔方式用到了书法中,看上去高级一些,其实也是机械理解了书画同源。作为中央美院教授,如果局限在这个层次上探索,就有点儿自贬身价了。

其实历史上真正理解“书画同源”的大家并不少,远的不说,近代的吴昌硕就是一例。他一直以书法见长,40才拜任伯年为师学画。开始的时候,任伯年让他先画一幅看看。吴昌硕这之前没画过画,只能简单画了几笔,结果任伯年大惊,说到:你已经在我之上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吴昌硕还是任伯年,都已经悟到了书画同源的这个“源,但吴昌硕一直字就是字,画就是画,从来没有混为一谈。

总之,书画同源不假,这是在精神气质上,而不是在外形上,机械地理解书画同源不可取。真正打通书法和中国画的联系,只能在在传统中求,功夫下到了自然明白书画在何处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