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太难了方放写大字想要融合碑帖 结果适得其反

0 2022-07-25 16:53:53

摘要:  当今书坛几乎是碑派的天下,但是碑派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如果学习不得法,就会滑向丑、怪一路。这个问题早就被历史上的碑派大家发现了,就是崇碑近乎偏执的康有为,后来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尊碑抑帖,而是主张碑帖融合发展。现在书坛坚持传统的书家,也有人试图延续这一传统,帖派大家方放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结果却适得其反。

当今书坛几乎是碑派的天下,但是碑派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如果学习不得法,就会滑向丑、怪一路。这个问题早就被历史上的碑派大家发现了,就是崇碑近乎偏执的康有为,后来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尊碑抑帖,而是主张碑帖融合发展。现在书坛坚持传统的书家,也有人试图延续这一传统,帖派大家方放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结果却适得其反。

书坛并不缺美女,但是能像方放一样,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书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女书家并不多见。她的书法是正宗的帖派风格,在二王身上没少下功夫,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随着功夫的加深,自然会达到更高的层次,创新这种现代书法的小目标会轻易达到。但是她新近的榜书却显示,即使是像方放这样的帖派大家,也被当代书法的创新潮流裹挟了。

方放大字作品

她的榜书不能说不好,在格调上却明显地不如她的小字。增加了时下丑书最为推崇的一些笔法、墨法,显得没有小字温润。可以看出,方放也是想走碑帖融合的路。这条路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根治丑书狂躁、丑陋的一剂良药。但是方向对,路却不能这么走。这种简单的嫁接拼凑,永远达不到碑帖融合的目的。

方放小字作品

现代书家受西洋美术的影响重,对于书法风格的理解也是美术式的嫁接、拼凑,美其名曰“博采众长”。对西洋美术这种本身没有生命的艺术形式来说,这种简单的拼凑能够见到效果,但对书法这种具有生命体特征的艺术形式来说,简单的拼凑就好比是人工隆胸、垫鼻、整容,虽然从外形看达到目的了,实际上却是不健康、不自然的,无法入真正方家的眼。

把书法比作像人一样的生命体,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个比喻,实际上,古人是真的把书法看作是像人一样的生命体,绝非简单的打比方。竭力提倡碑派书法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就说:“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康有为认为书法具有人的特征,才会有美感。

清代另一位书论家王淑说得更直接,他在《论书滕语》中说:“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意思是不具备筋、骨、血、肉、精、神、气、脉这些人特征的书法,就是一具僵尸。既然是书法被看作人,就不能简单的通过手术来改造他的面貌。

清代书论家王淑语

当代所谓的创新书法,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把书法看作没有生命的形式,随随便便就能拼接组装。所谓的吸收西洋美术的优点,所谓的学习古人,都是简单地拿来拼凑,根本就不考虑气脉、血液通不通畅。这样的结果就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行尸耳”。很不幸,方放的这种碑帖融合就是这种拼凑的方式,注定了达不到她的小行书水平,写不出生命体的感觉。

尽管方放这次尝试以碑入帖并不成功,但是依照她对书法的理解,再加上孙伯翔先生以帖入碑派的失败,一定会启发她,适时地调整方向,不再抓住碑派的皮毛特征,而是真正深入到碑派的精神气质,做到生命体的融合,必定会开创传统书法的新局面。这是在一个丑书、乱书横行时代,传统书法最值得期待的方向便是碑帖融合,清代、民国的先贤没有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当代坚持传统的书家接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