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四家”当中,黄庭坚的长枪大戟,连横都拉不直的书法很多人无法欣赏,但是真正对书法有见地的内行,对黄庭坚的字是非常认可的,争议最大的其实是蔡襄。蔡襄在“宋四家”当中是年纪最长的,要论资排辈,应该把“蔡”放在第一,可是蔡襄却被排在了最后。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有人提出了以蔡京易蔡襄之说,认为蔡京是因为作恶多端,人品低劣才被踢出了“宋四家”的行列。
宋四家”当中,黄庭坚的长枪大戟,连横都拉不直的书法很多人无法欣赏,但是真正对书法有见地的内行,对黄庭坚的字是非常认可的,争议最大的其实是蔡襄。蔡襄在“宋四家”当中是年纪最长的,要论资排辈,应该把“蔡”放在第一,可是蔡襄却被排在了最后。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有人提出了以蔡京易蔡襄之说,认为蔡京是因为作恶多端,人品低劣才被踢出了“宋四家”的行列。
我认为不论是从人品还是单纯从书法成就的角度上来看,蔡襄都当得起“宋四家”的名号。
首先,蔡襄的字和他的人品一般贵重。书法的欣赏者拥有独立的阐释作品含义的权利,这也是作品含义系统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文字本就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简而言之就是,看着蔡襄的字,想到他的人品,看着就是舒服,看到蔡京的字就是不爽,咋滴?何况蔡京的字本身就有媚态,他作品的审美普适性本来就没有蔡襄的作品强。
作为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蔡襄的生平事迹在这里我们做过多的赘述。
第二点是书法成就,蔡襄的字在当时便是享有盛名的,苏轼对这位书坛老前辈也非常敬重,他曾说
“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一代文宗欧阳修也在自己的文集当中称赞蔡襄
“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北宋皇佑二年(1050年),蔡襄被召回汴京修起居注。中年蒙用,蔡襄自福州北上,一路心情畅达,写下了一卷行书《自书诗卷》,就凭这卷行书,书坛盟主的称号也非他莫属。
《自书诗卷》向我们呈现的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美。
这卷行书是蔡襄中年清健圆润书风的典型代表,其点画流畅,婉转自如。就连单字之内的笔墨枯润,肥瘦变化,都被蔡襄处理得极好,一派谦谦君子的气息。其中行与行之间的间距较为舒朗,又进一步增添了作品当中的从容与自如。
蔡襄的字端庄雅致,优雅从容,带有一种天真自然,净化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