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高二适先生是学者、是诗人,是书法家

0 2023-05-31 09:47:50

摘要:    释文:在山贤契 惠存  舒凫 南京  高二适先生是学者、是诗人,是书法家。  他的人格风骨充分反映在其诗文与书法中,而其书法的审美追求更以骨力为首重。“骨&rdqu

  释文:在山贤契 惠存

  舒凫 南京

  高二适先生是学者、是诗人,是书法家。

  他的人格风骨充分反映在其诗文与书法中,而其书法的审美追求更以骨力为首重。“骨”及其与之相缀的“风骨”“骨力”“气骨”等,是文学艺术品评中的重要语汇,更是书法审美的灵魂。

  骨,是书法点画形质的拟物喻说,代表着刚健劲挺及力度,与臃肿靡软而相对。传卫夫人《笔阵图》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之句,概括了一种较普遍的审美感受。杜甫论书中有“书贵瘦硬方通神”的经典诗句。

  高二适的书法审美如其推崇杜诗一样,也始终以骨力、瘦硬为基调,这在其碑帖题跋及书函手札中多有体现,如:“夏,临《宋拓祖石绛帖》,专攻其瘦劲一派。”其评苏东坡《墨妙亭诗》云:“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人谁憎?此四句止可为诗料,以之论法书则谬矣。书肥为墨猪,何可贵耶!”自跋临《淳化阁帖·卷九·王献之书》后云:“作献之草,不宜肥重,此为第一要著。”临宋克草书后跋云:“六六年长夏临此,专取其瘦劲一派。”

  高二适书法取法从早年临欧体真行,又对王献之的推崇,到晚年对宋克的激赏,都以瘦劲为旨归。张怀瓘《书断》云:“欧阳询真行之书出于大令(王献之),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精确概括了欧书险绝雄强的内在精神,可见高二适以欧书筑基,对其以后书法审美的影响。

  瘦劲即以笔力求取,故其题《曹娥碑》云:“写此帖要如刀削剑淬,笔笔能立得住,无牵拘倚仗,俊爽焕发,贞烈之气跃于纸素,使观者起敬,斯乃得书道之性情也已。”临宋克草书后跋云:“笔力驰骤,力大于身,吾只于此见之耳……大草要有赫怒之气,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而笔力的获得也与作字之法有关,故其强调运笔以腕、笔画中实等,其题《曹娥碑》云:“小字亦纯乎用腕,一涉指功即无成也。”致友人书云:“气满中实,此书法用笔鼓荡而其势峻密之意,养身也可,处世也可。”其笔法观点与包世臣“中截丰而不怯、实而不空”类似,可谓直指要害,强调运笔以腕而不倚于手指,即能避除使转过分、动作偏多而出现的花哨之笔,参以篆隶笔法,则能笔实而气足,故其推重章草。

  有以上审美旨趣及取法背景,加之其人格风骨的内在参化,所以高二适的书法体现出劲挺清刚、铦利爽健的意蕴,若铮铮铁骨,凛然生威。其书法结体以纵势为主,笔画形质多瘦硬,有时甚至过多细线条,但都细而有力,如“百炼钢成绕指柔”,笔间而意密,遒中含媚,极富内涵。若非笔力扛鼎并济之以胸襟,则难达此境。

 

喜得孤桐老飞赴香港讯

  尺寸:23cm×41cm 1973年

  释文:喜得孤桐老人飞赴香港讯。昔在卫武年九十余而有淇奥之诗,此同公荦荦尊华之旨合,适基微,尚无任低回,惟乍读皮袭美侯芭拟受《太玄》,不觉勃然动色,爰绍古辞,追寄此律。(伏冀嘉纳)。

  消息传来宙合清,大鹏南运纵飞鸣。

  老人胸有万邱壑,寰海天元厌甲兵。

  广厦每怀杜陵句,贞符更乞柳州盟。

  问公旁薄玄亭草,倘藉侯芭面百城。

  旁薄,本《汉书·扬雄传》,适愿守江南书馆为辑纂云,诗未及之。

  钤印:诗书长有立意(白文)

  舒凫父(朱文) 高二适(白文)

  自作诗两首

  尺寸:41cm×22cm

  释文:

  孤桐吾师九十又三寿诗一首

  老人夙著文章伯,我始从之翰墨场。早有高怀同挾策,更缘外奖得升堂。十年不见犹如此,百岁相过定胜常。何必雅台怜骏骨,请凭硉兀与腾骧。

  七三年 龙集癸丑二月廿一日南京

  赠瘦竹翁 七三年三月廿一

  锡山钱叟能铁笔,五百年来始见之。自具神工堪列传,便教老手一裁诗。嘉名小锡吾犹讶,(赖古堂收此印为文彭作,曾见休承有「肇锡予以嘉名」长印盖也,离骚自张其名故。)草圣潜窥子莫疑。(君不为余镌「草圣平生」章,岂时名不值,谥故人印,以此封建名耶?然吾正用此矣,吾殊不然之。)忽掇秦權联细字,祖龙何用不臣斯。(君视以秦诏集成楹帖,此乃古今第一手。)

  钤印:秦老诗逋(朱文) 高二适(白文) 二适(朱文)

 

迥儿得子贺诗

  尺寸:27cm×18cm

  释文:迥儿沈阳来电于正月廿四日举一男,余锡以嘉名曰述祖云,作诗纪之。(已酉即六九年)

  万里电传汝得子,全家欢动我添孙。门阑一夕迩英气,襁褓他时述祖恩。老景自难忘素尚,新篇试写供温存。从今抱犊吾诚愿,况及春风再涤樽。适稿。

  余以前一癸卯正月廿一日生,今儿后予三日尔。(在三条巷,小子填出身年月,为六八年十月,适记。七五年春。)

  钤印:二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