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市场

海派雕刻工艺美术精品巡展广州首站开幕

0 2023-07-17 09:14:33

摘要:  7月15日,“木石新征程——海派雕刻工艺美术作品交流巡展”首站在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揭幕,以传播、交流、推广海派雕刻为主题,展出海派雕刻工艺美术

7月15日,“木石新征程——海派雕刻工艺美术作品交流巡展”首站在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揭幕,以传播、交流、推广海派雕刻为主题,展出海派雕刻工艺美术及其他精品240余件,届时还将举行海派·南派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交流论坛。据悉,展览将至8月15日。

工艺美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对构建中国当社会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组织此次当代海派雕刻类工艺美术巡展,展现以“四雕四刻”为代表的海派雕刻工艺绚丽多姿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上海工艺美术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与区域影响力。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海派雕刻工艺稳重典雅、细腻精致的独特气质。展览将通过精品展示,呈现一场海派雕刻工艺美术的视觉盛宴,并生动展现海派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体现其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与文创产业、时尚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

海纳精作,海派雕刻述华章

海派工艺美术中西融汇,兼容并蓄,具有江南文化、都市文化、消费文化的多重特征。海派雕刻以稳重典雅的造型艺术、细腻精致的工艺追求、兼容并蓄的审美风格,成为海派工艺美术中最精彩的艺术形式。

上海城市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标志是“海派文化”的崛起和长盛不衰。海派雕刻作为海派文化中传统技艺类的代表,起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上海开埠之后,中西文化在上海这片沃土上经历了无数次的碰撞,最后交融互鉴,海派雕刻工艺美术的系列工艺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海派“四雕四刻”包括海派玉雕、海派木雕、海派漆雕、海派牙雕、嘉定竹刻、上海砚刻、上海细刻、上海瓷刻。“海纳精作:海派雕刻”展区透过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引领观众触摸海派雕刻工艺美术的肌理和印迹,旨在传承海派工艺美术文化,弘扬海派匠心匠人精神,开启时代进步繁荣华章。

本次展览的展品基础为上海工艺美术职院办学60多年来收藏的师生作品,及陆永福,罗安钢,王益宏等校友收藏创作的作品,其藏品全面反映了海派雕刻发展的面貌。本次展览同时融入部分收藏家和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藏品(作品)。

 

大师云集,百余件精品亮相广州

从20世纪初土山湾美术教育肇始,到20世纪60年代海派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再到新时代海派工艺青年匠人培育体系建立,海派工艺美术教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近现代海派工艺美术的摇篮。学校以工艺美术为办学底蕴和优势特色,先后培养了3万余名行业人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馆藏海派雕刻作品千余件,作品创作年代主要集中在1960年至2021年。本次展览挑选了各类雕刻作品160余件,同时融入部分校友的代表性作品。展品中包括黄杨木雕徐宝庆、海派玉雕赵丕成、海派牙雕胡昌民、海派漆雕项军、海派细雕罗安钢、海派竹刻王益宏、海派瓷刻程佩初、海派砚刻陆炯等大师的代表性作品,生动展现了海派雕刻的艺术魅力。

展览将让观众充分感受海派雕刻工艺之美,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上海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见证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对雕刻类工艺美术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并促进中国雕刻类工艺美术的交流互鉴和与时俱进。

海派玉雕

海派玉雕是上海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北派、扬派、南派并称为中国玉雕四大流派。这件海派玉雕大师唐蓓麟创作的玉雕作品《女娲补天》,展现了奋发向上的女娲补天造型,以勇敢无畏的撼天气势,塑造了中国神话人文先始。玉石温润剔透的质感美,与补天的五彩石相吻合,烘托出大地之母女娲这一创世女神的形象。

海派木雕

海派木雕是上海开埠时期产生的一种雕刻艺术,将西方写实雕塑技巧与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相结合,具有突出的表现力。这件是老美校(即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前身之一)黄杨木雕班学生创作的木雕作品《前进》,表现了以秋收起义为范本的农民运动的雄伟场面,起义队伍中有指挥者、吹号者、举旗者等群众。作品整体朴实无华又舒展逼真,表达出起义部队呈燎原之势的豪壮气魄。作品参加了1965年“上海首届工艺美术大展”。

海派漆雕

海派漆雕力求形态生动、线条飘逸、主次分明、色彩淡雅柔和,融高雅意境于精巧手艺之中。这件《一园红艳醉坡陀》款彩漆画以花卉为题材,满园春色,相映成趣。在设计上,将中式家具与款彩工艺相结合,构建出传统工艺在立体家居生活中具备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

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是在竹制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的雕刻艺术。这件嘉定竹刻大师王益宏创作的作品《地涌金莲》,以传统的留青刻法摹刻女画家刘东赢的工笔画作《地涌金莲》和画家陈永锵的《地涌金莲》书法。文、书、画、印四者融合映于竹上,描绘了一幅光辉灿烂的画面,为竹刻精品。

海派砚刻

海派砚刻是始于20世纪初叶的传统雕刻工艺,体现了近现代文人们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这件海派雕刻大师陆炯创作的砚刻作品《书卷砚》,选用广东端砚常用的坑仔石,石质细腻润滑,周侧遍布铁锈皮。创作者根据其天然外形雕琢成一方书卷砚,取“开卷有益”之含义;采用海派写实技法,雕刻残卷上遍布虫蛀洞的书页,充分展现了海派砚刻含蓄、隽永、写实的技艺风格。

海派细刻

海派细刻是在象牙、玉石、竹木、龟甲等材料上进行精细入微艺术刻画的海派工艺。这件作品为海派细刻大师罗安钢创作的象牙细雕《秋木鸜鹆图》,原画为宋代传世名作,现藏于北京故宫。临摹宋画是提高象牙细刻技艺高度与厚度的首选。掌握鸟的形态与叶的翻卷关系,及整幅构图疏密得体等,才能落刀刻画细微,创作出神形兼备的作品。

海派瓷刻

海派瓷刻是以上釉烧成的素色瓷器为载体,在釉面上用特制刀具镂刻书画的传统工艺。这件是由瓷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程佩初创作的瓷刻作品《梅花红圈盘》,摹刻了明代陈洪绶的《梅花图》。梅花冰清玉洁,是仕人高洁品格的象征。作品中梅花的造型遒劲,老树疤粗皮皱,曲枝寒蕾数朵,线条古拙方硬,笔墨干裂枯简,极具金石韵味,体现了老梅饱经沧桑的古木气息。

交流互鉴,打造当代工艺美术作品交流平台

文化因交流互鉴而多彩。届时,还将开展海派·南派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交流论坛,多位业内资深教授将带来一场关于海派与南派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的思想风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原教学院长王敏、副校长章莉莉、副教授路玲娟、郭丽莹、方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潘建华、海派细刻大师罗安钢等将通过主题演讲的形式,回应中国工艺美术走进现代生活、面向新时代的探索和思考,探讨中国雕刻工艺的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中国雕刻事业开创出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