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展厅 > 书法展览

袁江山水巨幛 《携琴访友图》(图文)

0 2022-09-06 09:01:14

摘要:  袁江 17-18 世纪携琴访友图立轴 设色绢本壬寅(1722年)作186×104 cm钤印:袁江之印、文涛程琦题签条:袁文涛携琴访友图法范华原笔意。巨燕轩真赏。题识:壬寅春仲,法范华原笔

 

袁江 17-18 世纪

携琴访友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壬寅(1722年)作

186×104 cm

钤印:袁江之印、文涛

程琦题签条:袁文涛携琴访友图法范华原笔意。巨燕轩真赏。

题识:壬寅春仲,法范华原笔意。邗上袁江。

鉴藏印:太谷孙氏家藏、卫阳道人孙阜昌珍藏印、伯奋真赏、古歙程氏双宋楼考藏法书名画印

说明:是作曾经孙阜昌、程琦收藏。

展览:“好古敏求—敏求精舍三十五周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筹划,香港市政局与民求精舍合办,1995年12月22日至1996年2月18日。

出版:《好古敏求—敏求精舍三十五周年纪念展》,第100页,图56,敏求精舍出版,1995年。

估价 ESTIMATE:

HKD: 1,200,000-2,200,000

中国界画,盛于唐宋,因文人画兴起,至元而渐衰。明代擅界画者不多,仇英以后几至绝响。至清初康熙年间扬州袁江出,界画由此一振,其侄袁耀及同时颜峰、李寅等继之,一时蔚然成风,影响所及,清内府宫廷画师亦多擅此道,可见袁江功不可没。

袁江字文涛,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雍正时供奉养心殿。袁江山水祖述宋人郭熙而怪伟奇崛,楼阁精工。中年得无名氏所临画稿,技遂大进。其界画,有清一代推为第一。多写江乡景色,若真若幻,自成面目。徐悲鸿先生曾盛赞袁江:“就画论画,真洋洋大观,恐当年吴、李三百里嘉陵江不能遽有所加。徒以文人画嚣张之际,未为人所重视。实则思白以下四王、吴、恽诸子言之功力皆逊此远甚也。”

 

袁江《携琴访友图》局部

此袁江《携琴访友图》绢本巨幛,成于康熙六十一年( 1722 年) ,属于袁江晚年的佳作。逾17平尺,山势高耸,气势磅礴,所绘又是江南景色,亦别有一番清幽意趣。灵动与工整,恢弘的气势与避世般的清净,在袁江的画中往往能完美与融洽地并存。除却被誉为“有清界画第一”的功力外,或许与他曾受聘于北方作画不无关系。

是作近处石矾密树之下,有高阁临江,深园密篠,林木环匝,在山石的绘制上,采用小斧劈皴法与马牙皴法综合使用,颇为妥帖地突出了仙镜的瑰奇、嵯峨、伟岸与雄深。运用中锋、侧锋变换用笔的线条,勾勒出山石的大形体。皴法多用小斧披皴和短皴、漩涡皴、边皴边染多样手法。笔锋时而侧落,再将笔横扫托出,收笔有虚有实。时而逆锋落笔,转用中锋行笔,随山石形态变化用洒脱自如的笔法表现出山石的远近层次、阴阳向背。皴法安排疏密有致,繁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