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龙虚篇>

篇:龙虚篇         出处:论衡

上一句:

蜚而乘云雨非升天也

下一句:

鱼之类也

原文及意思:

《龙虚篇》

  盛夏之时,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谓藏於树木之中,匿於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见於外。见,雷取以升天。世无愚智贤不肖,皆谓之然。如考实之,虚妄言也。

  夫天之取何意邪?如以神为天使,犹贤臣为君使也,反报有时,无为取也。如以遁逃不还,非神之行,天亦无用为也。如之性当在天,在天上者固当生子,无为复在地。如有升降,降生子於地,子长大,天取之,则世名雷电为天怒,取之子,无为怒也。且之所居,常在水泽之中,不在木中屋间。何以知之?叔向之母曰:“深山大泽,实生蛇。”传曰:“山致其高,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蛟生焉。”传又言:“禹渡於江,黄负船。”“荆次非渡淮,两绕舟。”“东海之上,有A丘欣,勇而有力,出过神渊,使御者饮马,马饮因没。欣怒,拔剑入渊追马,见两蛟方食其马,手剑击杀两蛟。”由是言之,蛟与常在渊水之中,不在木中屋间明矣。在渊水之中,则鱼鳖之类。鱼鳖之类,何为上天?天之取,何用为哉?如以天神乘而行,神恍惚无形,出入无间,无为乘也。如仙人骑,天为仙者取,则仙人含天精气,形轻飞腾,若鸿鹄之状,无为骑也。世称黄帝骑升天,此言盖虚,犹今谓天取也。

  且世谓升天者,必谓神。不神,不升天;升天,神之效也。天地之性,人为贵,则贱矣。贵者不神,贱者反神乎?如之性有神与不神,神者升天,不神者不能。龟蛇亦有神与不神,神龟神蛇,复升天乎?且禀何气而独神?天有仓、白虎、硃鸟、玄武之象也,地亦有、虎、鸟、龟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兽。虎鸟与龟不神,何故独神也?人为倮虫之长,为鳞虫之长。俱为物长,谓升天,人复升天乎?与人同,独谓能升天者,谓神也。世或谓圣人神而先知,犹谓神能升天也。因谓圣人先知之明,论之才,谓升天,故其宜也。

  天地之间,恍惚无形,寒暑风雨之气乃为神。今有形,有形则行,行则食,食则物之性也。天地之性,有形体之类,能行食之物,不得为神。何以言之,有体也。传曰:“鳞虫三百,为之长。”为鳞虫之长,安得无体?何以言之,孔子曰:“食於清,游於清。龟食於清;游於浊;鱼食於浊,游於浊。丘上不及,下不为鱼,中止其龟与!”

  《山海经》言:四海之外,有乘蛇之人。世俗画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慎子曰:“蜚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雨霁,与蚓蚁同矣。 ”韩子曰:“之为虫也,鸣可狎而骑也。然喉下有逆鳞尺余,人或婴之,必杀人矣。”比之为蚓蚁,又言虫可狎而骑,蛇、马之类明矣。传曰:“纣作象箸而箕子泣。”泣之者,痛其极也。夫有象箸,必有玉杯。玉杯所盈,象箸所挟,则必肝豹胎。夫肝可食,其难得。难得则愁下,愁下则祸生,故从而痛之。如神,其身不可得杀,其肝何可得食?禽兽肝胎非一,称肝豹胎者,人得食而知其味美也。春秋之时,见於绛郊。魏献子问於蔡墨曰:“吾闻之,虫莫智於,以其不生得也。谓之智,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实智。古者畜,故国有豢氏,有御氏。”献子曰:“是二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多归之。乃扰畜,以服事舜,而锡之姓曰董,氏曰豢,封诸鬲川,鬲夷氏是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及有夏,孔甲扰於帝,帝赐之乘,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也,而未获豢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刘累学扰於豢氏,以事孔甲,能饮食。夏后嘉之,赐氏曰御,以更豕韦之後。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亨〕之。既而使求, 惧而不得,迁於鲁县,范氏其後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低伏,郁湮不育。”由此言之,可畜又可食也。可食之物,不能神矣。世无其官,又无董父、後刘之人,故潜藏伏匿,出见希疏;出又乘云,与人殊路,人谓之神。如存其官而有其人,则,牛之类也,何神之有?以《山海经》言之,以慎子、韩子证之,以俗世之画验之,以箕子之泣订之,以蔡墨之对论之,知不能神,不能升天,天不以雷电取,明矣。世俗言神而升天者,妄矣。

  世俗之言,亦有缘也。短书言:“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从木中升天也。彼短书之家,世俗之人也。见雷电发时,随而起,当雷电〔击〕树木之时,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实者雷同类,感气相致,故《易》曰:“云从,风从虎。”又言:“虎啸谷风至,兴景云起。”与云相招,虎与风相致,故董仲舒雩祭之法,设土以为感也。夫盛夏太阳用事,云雨干之。太阳火也,云雨水也,〔水〕火激薄则鸣而为雷。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乘之。云雨感亦起云而升天。天极雷高,云消复降。人见其乘云则谓“升天”,见天为雷电则为“天取”。世儒读《易》文,见传言,皆知者云之类。拘俗人之议,不能通其说;又见短书为证,故遂谓“天取”。

  天不取不升天。当丘欣之杀两蛟也,手把其尾,拽而出之至渊之外,雷电击之。蛟则之类也。蛟见而云雨至,云雨至则雷电击。如以天实取为天用,何以死蛟〔不〕为取之?且鱼在水中,亦随云雨,蜚而乘云雨非升天也。,鱼之类也,其乘雷电犹鱼之飞也。鱼随云雨,不谓之神,乘雷电独谓之神。世俗之言,失其实也。物在世间,各有所乘。水蛇乘雾,乘云,鸟乘风。见乘云,独谓之神,失之实,诬之能也。

  然则之所以为神者,以能屈伸其体,存亡其形。屈伸其体,存亡其形,未足以为神也。豫让吞炭,漆身为厉,人不识其形。子贡灭须为妇人,人不知其状;变体自匿,人亦不能觉,变化藏匿者巧也。物性亦有自然,

  狌狌知往,乾鹊知来,鹦鹉能言,三怪比,性变化也。如以巧为神,豫让、子贡神也。孔子曰:“游者可为网,飞者可为矰。至於也,吾不知其乘风云上升。今日见老子,其犹乎!”夫乘云而上,云消而下。物类可察,上下可知;而云孔子不知。以孔子之圣,尚不知,况俗人智浅,好奇之性,无实可之心,谓之神而升天,不足怪也。

上一句:蜚而乘云雨非升天也     下一句:鱼之类也
龙所属专题:本文《龙》

热点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