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书法 > 颜柳欧赵

柳公权行书《蒙诏贴》,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宏

admin 0 2020-04-23 13:16:34

摘要:  《蒙诏贴》又名《翰林帖》,曾入刻《三希堂法帖》,乾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 世存《蒙诏帖》有两种,除故宫所藏墨迹外,另一种见于《兰亭续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启


《蒙诏贴》又名《翰林帖》,曾入刻《三希堂法帖》,乾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


世存《蒙诏帖》有两种,除故宫所藏墨迹外,另一种见于《兰亭续帖》等刻帖。二者文字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启功先生认为是伪迹,“乃知今传墨迹本是他人放笔临写者,且删节文字,以致不辞。” 而谢稚柳先生却认为是柳字杰构,真迹无疑。在对古代名迹的认定上,启、谢二先生意见往往相左,启先生以文史资料甄别考据为主,而谢先生却以艺术感受为据;启先生言之成理,谢先生感觉敏锐;启先生结论一出,有煞风景之叹,而谢先生一言既出,有强词夺理之嫌。谁是谁非?恐难定论。


柳公权的楷书写得好,行书作品相当对较少,今天介绍的这幅《蒙诏帖》是柳公权行书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在第六。


柳公权因书法好被当时的唐穆宗赏识,召入翰林院做侍书学士。一次穆宗请教柳公权书法的用笔之道,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而当时的穆宗荒纵疏于朝政,听了柳公权的话后为之动容而改变,这就是历史上笔谏的典故。


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又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后来融会贯通自出新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柳体,成为后世历代楷模。米芾曾评其书:“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柳公权所写的碑版极多,以致当时公卿大臣家的碑志,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会被人们骂为不肖子孙,但行书流传极少,因此就越发显得《蒙诏帖》的弥足珍贵了。


《蒙诏帖》为柳公权的一封信札,有人求他办事,他写的一篇回绝信。信中说自己只是在翰林院做了一个闲职,恐怕不能帮助对方,请求对方体谅。


此墨本书于公元821年(长庆元年),是柳公权44岁时作品。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构成章法上的变化;笔墨浓淡轻重有致,形成层次上的变化。风格豪放雄逸,遒劲流丽,枯润秾,掩映相发。《蒙诏》—帖,具有顿挫郁勃,开阔跌宕的艺术特点。

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酣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宏,结体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纵势,而是因形而变,依势而化,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正势,而是欹侧多姿,险绝有致,不拘常规,放浪形骸,极少唐朝森严法度的束缚。其用笔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铁骨铮铮,耿介特立,而是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如其分。


柳公权《蒙诏帖》放大欣赏





柳公权《蒙诏帖》,白麻纸本,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大字行书,记7行,共27字,为天下第六行书,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公权蒙沼,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