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书法学习之临摹,下文中临摹均是临帖之意,指对照书法范本作出的仿写。临帖之“帖”,就是临摹的对象。这里“帖”是对书法范本的一个统称。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书法学习之临摹,下文中临摹均是临帖之意,指对照书法范本作出的仿写。临帖之“帖”,就是临摹的对象。这里“帖”是对书法范本的一个统称。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书法范本可分两类,法书与刻字。刻字之中分为碑与帖(狭义)。法书是墨迹,后两者是刻石或其他形式刻字,正因为是刻字,所以碑帖主要以拓本的形式呈现。
法书。上已提及,法书指前贤的遗墨,即墨迹。历代收藏,法书第一。盖以为前贤之面目,生命之延续。如王导过江,虽丧乱狼狈,犹将太傅(钟繇)宣示表置衣带;又如《兰亭记》中唐太宗使御史萧翼赚兰亭;又如乾隆帝收纳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以为三希,故而有三希堂等,都是古人对法书珍视的侧面。
碑。碑主要指以记述为主的刻字。也就是说,无论其书法如何精妙,其刻字的目的主要在于记述。大致有如下几类:
第一,昭告于神灵、宗庙。如封龙山颂、仓颉庙碑、颜家庙碑;
第二,重大事件或文献的宣传昭示。如熹平石经、大唐中兴颂、元佑党人碑;
第三,宫殿、桥梁等大型工程建造、修缮竣工纪念。如礼器碑,开通褒斜道摩崖、九成宫醴泉铭;
第四,记述个人功绩、生平。如张迁碑、张黑女墓志、房玄龄碑;
第五,题记杂刻。如五凤刻石、各种造像题记。
帖。这里的帖,是既非墨迹又区别于碑刻的狭义概念。帖是指对法书的翻刻,是以淳化阁帖为祖的刻帖系统。同是刻字,其目的是用作学书范本,这与记述为主的碑刻是不同的。
刻帖以宋明两代为最盛,宋代有淳化祖帖、大观、潭、绛等阁帖系统的汇刻丛帖;也有西楼苏帖、英光堂米帖等专题刻帖;明代有肃王府本阁帖、文征明的停云馆帖、董其昌的戏鸿堂帖、王铎的拟山园帖等著名刻帖。清代崇碑以来,所谓的帖学式微。并不是指学二王赵董法书、学宋明佳刻的式微,而是明代以来辗转翻刻,大量的拙劣刻本失真、孱弱、谬误对书法造成的损失。
碑与帖呈现的主要方式,不是原石,而是拓本。
由临摹的对象,我们大约可以勾勒出古人学习书法的通常取法。法书是极为稀有殊胜的,不归于内府即归王侯,或者为大藏家所秘玩,非常人能见。刻帖,淳化祖本拓出后,仅有数本分赐近臣,其余佳刻,亦仿佛之。所以名帖佳刻,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古人取法,最直接的取法是师长或乡贤,最宽泛的取法是刻石。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更多书法内容尽在集大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