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不要认为隶书书法很简单 笔法错了就缺少高古气象

0 2022-07-18 16:42:40

摘要:  人们在学习书法时,往往都会把目光集中在字形结构上,这个有没有错?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比如,我们在学习隶书书法时,很多人都不注意用笔方法,而是照着把字形写得像,到头来一看,书法的质量还是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在点画的书写上下功夫,缺少笔法的支撑。

人们在学习书法时,往往都会把目光集中在字形结构上,这个有没有错?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比如,我们在学习隶书书法时,很多人都不注意用笔方法,而是照着把字形写得像,到头来一看,书法的质量还是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在点画的书写上下功夫,缺少笔法的支撑。

隶书中有哪些笔法?

人们普遍认为,汉魏时期的书法是最具有高古气象的,因为它们当中有着非常独特的用笔之法。篆籀笔法存在于篆隶之中,毛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提按、绞转、平移等,产生出好的线的质感,这就会为书法中的线条注入了内涵。米芾曾说“人有一面,我独有四面”,这是他对用笔之法的一个概括。米芾的这个用笔之法,说的就是绞转笔法。一面,是指毛笔在前进过程中锥体的一个面着纸,米芾在书写中,找到的四面,就是因为使用了绞转笔法才能做到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篆隶书法中的一个关键笔法就是绞转。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提按、平移等笔法。绞转笔法多用于转折之笔,当代人们在书写转折时,多用焊接头的方法,这可能与我们看到的碑刻做法密切相关,书丹完成后,刻字人要将一点一画刻于石上,为了不破坏石面,大都采取焊接的方法,即一笔刻完后,再刻另一个转折之笔,就会形成焊接头的形状。如果按照绞转笔法来考察的话,古人可能在写转折之笔时,并不像是当代人一样去做焊接头状。隶书中的提按笔法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提按笔法都在东汉以后的隶书作品中。由于这个笔法的不丰富性,到了唐代才被以提按笔法为主的楷书作品所代替。

如何写好隶书作品?使它具有高古气象?

古人对书法点画的要求是质厚、高古,对字形要求是巧拙。现在就分析一下质厚、高古和巧拙。质厚,就是质量的厚重性,它与高古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就隶书书法来说,其质厚的要求就是要提高用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在写隶书时,不可能用侧锋来完成,这样写出来的字就具有漂浮空怯之感,只有把毛笔用笔着实了,点画才会达到质的感觉。古人也用绞转笔法,才使得每一个笔画都会达到质厚的感受。

巧拙是一对矛盾关系,但也是一个灵巧方法。巧,是巧妙的,拙是拙朴的。拙,并不是丑,“大巧若拙”、“大音希声”,都是指在完成书写过程以后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是指精神境界所散发出来的感受。古人讲,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写出巧妙的字,笨拙的人是做不到的。当代有一个词叫做“巧立明目”,我们不管它是说什么,但这个“巧”的确是有智慧的,它能以各种巧妙安排好名目,的确是不简单的。书法中,笔画很多,搭配的形式、方法也很多,只要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这个就算是巧。

现在总结一下,想要写好隶书书法,用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隶书中的笔法忌用侧锋,多要以中锋用笔为主,书写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防止点画中的空怯之感。古人把一个笔画分成了三段来讲解,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