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书法 > 明清书家

明清书法家排名,明清22位书法家

0 2023-03-07 09:32:19

摘要:    明代,是中国书法盛世,也是中国书法的又一高峰,这十位是明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1、董其昌: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他的作品,兼有“颜骨赵

  明代,是中国书法盛世,也是中国书法的又一高峰,这十位是明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1、董其昌: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他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的书法以行书、草书造诣最高,也精于小楷。董其昌虽处于赵孟、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至清代时期,除钱沣外,几乎所有书法家都受董其昌影响。因此,论及书法影响力,董其昌堪称“明代第一”。

  2、文征明:文征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表》和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在董其昌出现之前,文征明书法是毫无争议的“明代之冠”,他的书法影响了后世近百年。清文学评论家朱和羹说:“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

  3、祝允明: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在明代,楷书能胜祝允明者,大概只有文征明,草书能胜祝允明者更是寥寥无几,由于草书功力深厚,时人称其“张旭在世”。

  4、张瑞图: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与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傅山并称“晚明五大家”。他擅长楷书、行书、草书,时人赞为“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此外,其书法造诣深受日本喜爱,在我国,其书法作品也是不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5、王宠:王宠诗文书画皆精,书法初学蔡羽,后追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融会贯通。小楷尤清,简远空灵。其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被誉为“吴门三家”。何良俊《四友斋书论》评其书:“文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旷,改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上。”在明代,其小楷深受文征明影响,并被文征明大力推崇。

  6、王铎: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楷书、行书、草书无一不精,其书法深受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人影响,时人称其有北宋大家之风。他的行草深得《集王圣教序》和米芾的精神传承,形式独特,意味隽永,曾有“胜过二王”之美誉,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7、邢侗: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并位列其首,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其书法天赋堪称“明代之最”,年仅十三岁时便掌握了王宠笔法,二十四岁时,其楷书和行草便深受世人赞誉,值得一提的是,邢侗一生致力于王羲之真迹鉴别,为后世研究王羲之笔法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

  8、倪元璐:倪元璐书法以行草为最,有王羲之、颜真卿、苏轼之风,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与黄道周、王铎鼎足而立,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

  9、黄道周: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皆精。其书法有王羲之、钟繇之风,其与王铎、傅山、倪元璐、张瑞图共同提出书法尚古的理论,与董其昌对峙形成了当时影响力最大的两种书风。

  10、宋克:明代书坛初期的“三宋二沈”之一,也是明代初期成就最大的书法家,他擅长小楷、行草,尤其精于章草,后人论及汉晋之后的章草大家时,都将宋克位列榜首,可见,其章草地位之高。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法的最后一个巅峰,清代最著名的十位书法家如下:

  1、刘墉:是帖学之集大成者,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清四家”(一说刘墉、翁方纲、成亲王、铁保),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值得一提的是刘墉的扇面极为珍贵,至今都是无价之宝。

  2、郑板桥: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其书法师法黄庭坚、欧阳询等,用隶体掺入行、楷、、篆、草,自创“板桥体”,时人又称“六分半书”。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郑板桥的诗书画结合起来,更显珍贵和完美。

  3、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清四家”,擅长隶书、篆书,裕陵圣得神功碑就是出自成亲王之手,其书法深受当时世人喜爱和欣赏,大小官员更是争相购买。《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收入的成亲王永瑆的楷书作品《临欧阳询楷书轴》,更是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4、梁同书: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他擅长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此外,其书法盛名远播海外,如朝鲜、日本。

  5、梁诗正: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所书《十宫帖》为清代行书精品。他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用秘书”,乾隆圣旨、提拔等多位梁诗正代笔。他的行书也被后人称为“清朝最美行书”,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师法梁诗正。

  6、铁保: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草书师法怀素、张旭,同时临摹晋唐名家书法字帖,博采众长,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

  7、邓石如: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篆书学李斯、李阳冰,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加以创新,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楷书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欧阳询父子体势,结构严谨,法度森严。行草书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大字草书气象开阔,意境苍茫。时人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8、钱沣:擅长楷书,学颜真卿,又参以欧阳询、褚遂良,笔力雄强,气格宏大,行书师法米芾。在清代,书法家多受董其昌、赵子昂影响,只有钱沣主张师法唐人笔意,尤其推崇欧阳询、颜真卿,其尤为擅长临摹颜真卿书法,后世学习颜真卿,多从钱沣处汲取营养。

  9、王文治: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中年以后改习张即之,他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书风自然飘逸,书法造诣称雄一时,当时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10、何绍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草书在当时造诣最高,为时人所推崇。与钱沣类似,何绍基也主张师法唐人,兼收魏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