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介绍过中书协成立的过程,把时间再往前推推,其实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诞生,或者说书法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并有机会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还与毛泽东的一句话有关。
如今,大家都已认为书法是一门单独的艺术,大学开设书法专业,也有专门的书法艺术展览,但上世纪,文化界却有着“‘中国字’是不是艺术”的辩论。
郑振铎曾经写过一篇追忆朱自清的文章《哭佩弦》(注:朱自清字佩弦):
“将近二十年了,我们同在北平。有一天,在燕京大学南大地一位友人处晚餐。我们热烈的辨论着‘中国字’是不是艺术的问题。向来总是‘书画’同称。我却反对这个传统的观念。大家提出了许多意见。有的说,艺术是有个性的;中国字有个性,所以是艺术。又有的说,中国字有组织,有变化,极富于美术的标准。我却极力的反对着他们的主张。我说,中国字有个性,难道别国的字便表现不出个性了么?要说写得美,那末,梵文和蒙古文写得也是十分匀美的。这样的辩论,当然是不会有结果的。 临走的时候,有一位朋友还说,他要编一部《中国艺术史》,一定要把中国书法的一部门放进去。我说,如果把‘书’也和‘画’同样的并列在艺术史里,那末,这部艺术史一定不成其为艺术史的。 当时,有十二个人在座。九个人都反对我的意见。只有冯芝生和我意见全同。佩弦一声也不言语。我问道: ‘佩弦,你的主张怎样呢?’
他郑重的说道:‘我算是半个赞成的吧。说起来,字的确是不应该成为美术。不过,中国的书法,也有他长久的传统的历史。所以,我只赞成一半。’”
这段话中,郑振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书法”非艺术。根据是外国的艺术分类中没有书法一门。
建国初期,有人倡议成立书法家协会,郑振铎仍然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书法是每个人应该会的,没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协会。搞建设人多好,书法就不要那么多人去写,书法成为专业,则对书法是大破坏,章士钊、陈叔通与之辩论。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在当时的文化圈还是很有分量的,双方辩来辩去,谁也不能说服谁,但事情也不能僵住。最终辩到毛泽东处,毛泽东说:“多一门艺术有什么不好?”辩论于是暂告段落。
“之后,当毛泽东了解到文艺界对书法是不是艺术还有不同看法时,就对老朋友周谷成说:‘写书法有什么不好,他们也有意见?’在他晚年的时候(1972年),还不忘提醒人们:‘学一点书法。’(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李奕明《毛泽东独创新体的书法艺术》)
后世特别是从事书法行业的人群,对郑振铎的观念颇有微词,也有很多人批评“书法”非艺术的看法,并认为这样的看法和郑振铎自身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书法的发展。
郑振铎,字西谛,福建长乐人,博雅多识,学殖宏富。最初专治文学,是文学研究会十六位发起人之一,先后编辑过《小说月报》《文学》周刊等,蜚声文坛。又以藏书家身份搜罗宋元佳椠、孤本秘藉,蔚为大观。建国后出任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1958年10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西亚,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郑振铎的字虽算不上好,但也用功至深,习过颜真卿和写经体,时而效仿,故楷中带行,倒也自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