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弘一法师和丰子恺之约 缘起西子湖畔

    1914年,16岁的丰子恺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所在的班级由李叔同担任音乐和美术课,自此李叔同和丰子恺的交往延续了一生。丰子恺出生于1998年,和李叔同的第一个儿子同年,李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不久就因病夭折了。丰子恺好像上帝的恩赐,他在艺术风格、信仰追求方面几乎和李叔同如出一辙,且两人感情深厚,可以说,丰子恺延续了李叔同的精神生命。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黄庭坚名作欣赏 草书颇蔺相如传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诗歌方面,他于苏轼并称“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曾与秦观并称“苏黄”。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这十件书法作品件件都是文物 更是无价之宝

    中国传世法书名帖,千百年来几经沧桑流转有序。通过那些各具特色的名字题跋和历代印记,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它们极富传奇的身世与经历。这些历史的收藏家、鉴赏家留下的迹痕,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里耶秦简的由来 中华第一井

    古城一号井,因其结构奇特并封存了大量秦简而被考古专家们称为“中华第一井”。井的结构十分考究,井圈直径在4.2米至4.5米左右,深达14.28米,井面距地表面3米。它是用43层套榫的木板叠砌起来的,每块木板长2米,宽30厘米,厚15厘米,以榫卯结构依层叠砌,在木框与井壁间隙中填以青膏泥,井底是原生的鹅卵石,如此结构如此深度的先秦古井在我国尚属首见。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书法之妙 全在用笔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因此,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这一点,在毛笔基本定型的秦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李斯、蒙恬就已经认识到了。李斯用短锋扁笔书写“小篆”,立后学之宗祖。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砚台知识一览 你所不知道的砚

    砚作为研磨颜料的工具,远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从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上,还可以看出上面残留的研磨过颜料的痕迹。最早的砚并非现在的形制,而是类似于研钵,将墨丸放入其中和水捣杵均匀即可使用。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陆机书法欣赏 我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其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 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名作,也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8
  • 书法故事四则 苏轼和黄庭坚的故事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东坡曰:“鲁直(黄庭坚字)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5
  • 书法故事 谢安和王献之的故事

    谢安和王献之的故事:唐孙过庭《书谱》记载谢安索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于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5
  • 启功幽默段子集锦 既博人一笑又温暖人心

    生活中,启功先生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当中有他所喜欢的,当然也有他所厌恶的,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任务,他都能轻松应对,哪怕再尴尬的场面,随口奉上一段小段子,便能轻松化解,既博人一笑,又温暖人心,丝毫没有架子。想了解更多书法相关干货内容,请持续关注“集大家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