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 书法从帖学到碑学 一字之差却相隔千里

    今天我们谈论书法,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二王书风”,这个二王,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最晚从唐代开始,中国书法家学习古代作品,就是在以“二王”为中心的经典谱系里。书法史上,把这种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构成的谱系称为“帖学”。

    阅读全文>>

    2022-07-15
  • 写好字 不一定是为了成为书法家

    俗话说:“字如其人”,通过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方面信息。苏轼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字,就是书写人的意志、情趣、追求。

    阅读全文>>

    2022-07-15
  • 你是不是书法家 听央美书法教授讲评判标准

    书法是中国古老而又传统的一门艺术,是文化核心的核心,因此传统文化的回归书法艺术势必要回归。当前学习书法也也是热门,书法教育也成为中小学必学内容,全国多所综合大学也开设了书法专业课,还有书法博士、博士后等。但从艺术市场层面上将,对书法的认识有多偏颇,认为学书法就要当书法家,要卖钱。书法大师满天飞的社会乱象,书法博士越来越多......

    阅读全文>>

    2022-07-15
  • 从古代书法到现代书法 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的书法领域和以前相比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量的展览活动以及人数众多的参与者、专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书法理论的进步等等。对于当代艺术史来说,最重要的,是作为艺术的书法受到空前的重视。在传统中,作为修养的书法和作为艺术的书法一直是并存的两条路线,虽然两者在很长的时间里互相渗透。前人论书法中强调“功力”与强调“灵动”两种风格的源流,即透露出其中的消息。

    阅读全文>>

    2022-07-15
  • 浅议书法艺术审美中的 到位与味道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范畴之一。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在众多学者的精心研究下,它已处于非常成熟的状态。书法创作必须循序渐进,创作者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在掌握基本技能和要求的前提下,整合个人思想和情感,在遵守“法则”的前提之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境。本文分两个阶段讲述书法的形成过程,即创作者的“到位”和“独特品味”,并探讨这两个阶段是如何实现的。

    阅读全文>>

    2022-07-15
  • 好的书法是写出来的 不是做出来的

    在当今文化复兴,书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我们学习书法,还是得清醒,除了明白书法中的道理,还得知道,人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好的书法,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阅读全文>>

    2022-07-15
  • 书法 要在不变的文字符号下求创意

    沿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书法艺术,对于传统的依赖性很强。这主要是因为书法所赖以表现的对象是文字符号。文字的符号由六书而隶变,由隶变而楷则,基本上已经定型化,它给书家所留下的创造性余地是非常之小的。

    阅读全文>>

    2022-07-14
  • 赵体行书怎么学 赵体行书的关键是别太快

    赵孟頫行书取法二王,上遡魏晋,所以整体风格雍容端庄,结体严谨、用笔精到,晚年汲取众家之所长,用笔更加自如。其行书的主要特点,是他用笔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晰,每个笔画都交代的很清楚,其行书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而且他的字结构布白方正严谨,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看赵孟頫行书,真是一种大美的享受。

    阅读全文>>

    2022-07-14
  • ​书法 最怕是不爱临帖爱乱写

    前段时间,有位书友说:“老师,我爱书法,我感觉我写的还蛮有个性的!我不临帖可以吗?”接着这位书友还发了多张作品,说实话,惨不忍睹。我们回复:“如果您真的爱书法,请临帖千百遍后再想创作的事吧!”

    阅读全文>>

    2022-07-14
  • 真正的丑书 离不开对美的追求

    书法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源于它本身的艺术内涵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书法作为一项艺术创作,应该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像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的书法作品之所以被奉为神作,就是因为他们的字有一种公认的价值,大家都觉得它赏心悦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而现在书法界大行其道的丑书,却背离了大众的审美观,成了媚俗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7-14
2882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