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
原文:
○游说上
《释名》曰:说者,述也,宣述人意也。
《左传》曰:晋人将寻盟,齐人不可。叔向告於齐曰:"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自古以来,未之或失。"齐人惧。
又曰: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赵宣子悦,归卫匡、戚之田。
又曰:吴人执卫侯,子服景伯谓子贡曰:"子盍闻见太宰?"乃请束锦以行。语及卫故,子贡曰:"卫君之来也,必谋於其众。或欲或否,是以缓来,欲来者,子之党也。其不欲来者子之仇也若执卫君,是堕党而崇仇也。难以霸乎?"太宰嚭说,乃舍卫侯。
又曰:晋、楚会于虢。季武子伐莒,取郓,莒人告于国会。楚告于晋曰:"请戮其使。"赵孟请诸楚,曰:"鲁虽有罪,其执事不避难,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去烦宥善,莫不竞劝。"固请诸楚,楚人许之,乃免叔孙。
又曰:楚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於郑郊。声子曰:"吾必复子。"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声子曰:"椒举今在晋矣。晋人将与之县,以叔向。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子木惧,言诸王,益其禄爵而复之。声子使椒鸣逆之。
又曰: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夜缒而出,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悦。
《传》曰:吴伐楚,入郢,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荐食上国。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於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也,君其取分焉。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秦。"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
又曰:楚子飨鲁昭公于新台,好以大屈。既而悔之。薳启强闻之,见公。公语之,拜贺。公曰:"何?"对曰:"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寡君无適与也,敢不贺乎?"公惧,乃反之。
《战国策》曰: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乃北见燕王哙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至燕庭观王之群臣下吏,大王天下明主也!"王曰:"何如?"曰:"臣闻之,明主也,务闻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
又曰:濮阳人吕不韦贾於邯郸,见秦质子楚,说之。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王后无子。子楚,贤才也,弃在赵,王后诚请而立之,是有子也。"阳泉君入说王后,王后为请而归之,为太子也。
又曰: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夫违祸而求福计,莫如事秦。今王西面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
又曰:苏秦说李兑,抵掌而谈。兑送秦以明月之珠、和氏之璧。
《战国策》曰:齐宣王因燕丧,攻取十城,苏秦为燕说齐王,再拜而贺,因仰而吊,齐王案戈曰:"何庆吊相随之速也?"对曰:"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愈饥充腹,而与死同患。"齐乃归燕城。
《战国策》曰:应侯使人召蔡泽。蔡泽入,曰:"夫四时之序,功成者去。君何不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而有乔松之寿。孰与祸终此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又曰:楚免淖齿於柱国,游腾为楚王曰:"秦有上群午者,重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