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家书法 , 书法家学习创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法资讯 > 艺术评论
  • 什么样的书法能获兰亭奖 他是林散之的学生入选两次

    什么样的书法能获“兰亭奖”,他是林散之的学生,入选两次。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当代书法高手,有些人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先给大家来个简单的介绍。他叫李有来,1966年出生于安徽省和县,年轻的时候就跟随林散之学习书法,算是林散之的学生。大家别误会,李有来虽然师从林散之,但学的是基础,并没有继承林散之的那种草书风格。甚至可以说,他的书法风格,和林散之基本没有多大关系。

    阅读全文>>

    2022-07-20
  • 中国书法艺术的民族文化特征 以及书写表现工具

    书法乃专属中国独具的一种特定艺术形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媒介、工具材料和创造途径。中国具有多种汉字符号形体这一先决条件和特殊的书写表现工具——毛笔。每一个汉字,都先天性的具有书法艺术审美形象创造的基础和潜能,更具有其他国度里都不具备的民族文化特征和书法艺术审美形象的创造。

    阅读全文>>

    2022-07-20
  • 孙晓云pk王镛艺术和非艺术之争 谁的观点更高明

    由创新导致的书法乱象还在持续,由于受到大众和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一些推动创新的书坛大佬纷纷站出来反驳,中央美院教授王镛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可以说与中书协主席孙晓云的观点针锋相对。孙晓云明确反对书法纯艺术化,他则竭力鼓吹书法艺术化。

    阅读全文>>

    2022-07-20
  • 胡抗美吹捧沈鹏露馅 暴露了创新的真面目

    当代创新书法颠覆了传统,无论是作品还是人品,都与传统书法的要求大相径庭。作品不用多说了,就是丑书也只有传统的形,而无传统的神,更不用说乱书、吼书,连传统的形也抛弃了。人品更是难以与传统书家相提并论,传统文人一直秉持谦虚的美德,而创新书家热衷于自吹、互捧。沈鹏借赵朴初的话说自己“大作不让明贤”,胡抗美干脆吹捧沈鹏改变了书法发展方向。

    阅读全文>>

    2022-07-20
  • 这几种书法家 撑不过最近这几年

    孙晓云说“当代无大师”,换句话理解是100年之后的书坛再回顾今日书坛,一定记不住几个人。但其实100年都算远了,放眼今日书坛,像下面这些书法家,可能在10年内都要被时间淹没。

    阅读全文>>

    2022-07-20
  • 古人这两幅对联 写尽人生智慧

    这是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就是要格局远大,眼界开阔,“志当存高远”。我们做人立志、发愿要高远,要有大志、远志。

    阅读全文>>

    2022-07-20
  • 是什么让齐白石最早成名 其实是他的人物画

    如果有人问,是什么能让齐白石家喻户晓?答案肯定是他画的虾,和他的花鸟鱼虫,精细入微,栩栩如生。如果再问,是什么让齐白石声名远扬?答案是他的山水,上世纪20年底第一次被陈师曾带到日本就被抢购一空,从此齐白石名声远扬海外。如果还问,是什么让齐白石最早成名?答案又不同,其实是他的人物画。

    阅读全文>>

    2022-07-19
  • 书法六关 助你更上一层楼

    何谓中锋?东汉书法家蔡邕曾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使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这便是中锋。“作书贵用中锋,是千古不易的定论。”集大家为书法家画家提供交流平台,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为收藏者打造专业的交流、鉴赏、拍卖平台。 阅读全文>>

    2022-07-19
  • 学书法 切忌喜新厌旧朝三暮四

    在中国文化史上,书法的地位非常高。艺术家不仅将琴棋书画看作把握人生的艺术技能,更是把这些看作有限生命诗意生存中的高妙境界。进入现代以来,中国书画和西方世界艺术趣味的冲突日益加大,东方境界正在被不断贬抑和自我轻视,与西方流行文化相比被人视为无足轻重。

    阅读全文>>

    2022-07-19
  • 书写是为了放松自己 不是为了功利

    书法是写什么?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是艺术,是心灵与情感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元朝的郝经说:“书法即心法也。”如果要确立对书法一个最本质的了解恐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它的主体上那就是——书法是写人、写心。

    阅读全文>>

    2022-07-19
2882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